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走出“深闺”融入“新天地”

2020-6-19 13:4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萍乡傩舞喜庆热闹的萍乡春锣、色美味香的莲花血鸭、制作精美的萍乡花果、栩栩如生的傩面具……这些承载着萍乡人民文化源远流长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萍乡历史文明的见证,也是历 ...


萍乡傩舞

喜庆热闹的萍乡春锣、色美味香的莲花血鸭、制作精美的萍乡花果、栩栩如生的傩面具……这些承载着萍乡人民文化源远流长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萍乡历史文明的见证,也是历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这些散落在萍乡民间的瑰宝,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乡愁记忆。

莲花打锡

创新举措 让非遗文化“走出去”

养在深闺无人识。为了让更多的人知晓和了解萍乡的非遗文化,我市积极开展“非遗对外交流演出、非遗进校园、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打造非遗产品“云逛街”模式,开启互联网非遗文化保护的新模式。

去年,我市组织青年一代萍乡春锣传承人彭利萍、易国华,参加在山东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演出;组织创作老中青少四代萍乡春锣传承人表演的新曲目《闹洞房》,参加在南昌、赣州举办的两场“活色生香——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组织萍乡春锣、莲花落、渔鼓、民歌等项目传承人,参加红色旅游博览会暨中国红色旅游推广联盟年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近年来,皮影戏传承人丁永发只要有时间,就会前往湘东界头小学授课。丁永发在学校开设了皮影表演、皮影雕刻、赣西高腔兴趣班,让师生零距离感受传统皮影戏的魅力。这只是我市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萍师附小、登岸小学、界头小学、萍乡三中、萍乡六中等5所中小学校,被有关部门授予首批“萍乡市传统文化传承服务基地”,开办了萍乡春锣传承班、萍乡莲花落传承班、皮影戏传承班,聘请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到学校开展培训。

为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的良性互动,我市在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杨岐山孽龙洞、莲花县沿背村等地,通过景区平台,让非遗项目获得更多的露脸机会,走入来自世界各地“游客”的视线。

萍乡春锣

与时俱进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项目24个,省级非遗传承人17人;市级非遗项目39个,市级非遗传承人77人。涵盖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9个类别。这些文化瑰宝像一串串珍珠璀璨夺目,为萍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新的色彩。

为挖掘、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使非遗项目焕发新的光彩,但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仍是任道重远。

市文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科艾华林认为,传承好非遗文化,核心和关键还是要靠非遗传承人自我发力、主动借力,不再简单拘束于原汁原味,而是想方设法让它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现代产品相结合。如今更要借助“互联网+”之力,让非遗更接地气,让更多的年轻人愿意为它“路转粉”,这才是持久发展之路。比如传统技艺莲花血鸭以往只能在餐馆酒店品尝到。为了扩大市场,莲花血鸭的生产者走进超市、商场、特产店,面向广大市民销售,起初是以独立真空包装为主,后来又探索尝试方便、易携的独立小包装,受到大众的认可和青睐。近年来,莲花血鸭开启的转型之路,为我市非遗项目的探索提供了新路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