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萍乡房产频道 本地楼市 查看内容

2021萍乡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来找找有没有你关心的吧~

2021-3-30 16:14| 发布者: 房产小编|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24日在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 李江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0年 ...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3月24日在萍乡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李江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萍乡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抗疫情、战洪水、促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6%,财政总收入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1.9%,主要经济指标全面由负转正,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7.9∶43.6∶48.5。
过去一年,我们与14亿中国人民一道,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面对疫情,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省率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救治、率先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精准防控,让萍乡成为全省最早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的地市之一。我们派出44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新余,许多同志连续三个月奋战在一线,有的同志累倒在工作岗位上以身殉职,生动诠释了英勇无畏、大爱无疆。我们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实施纾困惠企政策,企业和重大项目复工率走在全省前列。一年来,200万萍乡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强大防线,夺取了萍乡抗疫斗争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年来,面对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攻难关、补短板,施非常之策推动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始终把聚力脱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组织实施了萍乡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特别是近8年来的高强度持续努力,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得到全面落实,贫困县、贫困村全部摘帽,历史性地解决了萍乡农村绝对贫困问题,3.3万城镇贫困群众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2020行动计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空气优良率达92%,中心城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为32.9μg/m3,首次达到空气二级质量标准。全市地表水断面和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各项环境质量关键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成绩。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位列全省第一,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考核名列全省前茅。
各类风险保持平稳可控。成功抵御多轮强降雨袭击,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居全省前列。严格政府债务管理,金融风险稳定可控。湘东区成功列入财政部2020年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县区。沉着应对疫情冲击,为受疫情影响企业发放贷款219亿元,减轻负担约16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出“复工复产企业抗疫综合保险”,新增注册企业增长45.6%,一大批市场主体成功渡过难关,稳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各类风险的有效控制,为萍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二)着力兴产业、促转型,以非常之力推动经济发展逆势回升。
工业经济企稳回暖。坚持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工业经济有力顶住下行压力,稳步回暖。新兴产业逆势上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8%,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0%,电子信息产业增速达31.2%,领跑所有行业。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西人马、丰达兴、高速达、龙芯微、利峰电瓷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270家烟花爆竹企业签订退出协议,中材电瓷等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经开区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经开区百强,芦溪县获评“中国电瓷之都”。在第二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中居全国第一,工业经济在逆境中实现回暖,有力夯实了萍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着力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完成6.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天涯种业进入全国种子企业10强。富硒富锌产业起步良好,3家企业入选全国富硒农业示范项目名单。引进牧原、正邦等大型上市生猪养殖企业,生猪产能实现稳步回升。成功组建市农发集团、设立江西省兴赣种业发展基金。莲花县获评第四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芦溪县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第三产业逐步复苏。消费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全力推动服务业加速恢复活力。南正街、天空里、芦溪民俗文化街等夜市经济特色街区繁荣活跃。直播经济异军突起,“双线对接,助企销售”直播行动成效显著。旅游业加快发展,武功山景区在全省率先成为游客量正增长的5A级景区,安源凯光新天地、芦溪凤栖小镇、武功山花漫里等旅游项目相继建成。赣西国际陆港建设进展顺利,四顺物流获得全省首张网络货运许可证,快递业实现高速增长。服务业在承受巨大下行压力后重新繁荣。
(三)着力破瓶颈、增活力,行非常之举推动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开放脚步越走越快。大力开展“招大引强推进年”活动,引进利用省外资金2000万元以上项目275个,实际到位资金627亿元,增长8.5%。全年引进“5020”项目21个,超额完成引进目标,为萍乡发展储备了强大的动能。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年度目标,出口145亿元,增长24.7%。深化赣湘边区域合作,与株洲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上栗-浏阳、湘东-醴陵赣湘合作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50亿元,入驻企业220余家。上栗区域开放合作工作获省政府通报嘉奖。
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取得新成效,营商环境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保持在全省第一、全国前列。“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赣服通”3.0版加快建设,企业开办注册缩短到1个工作日,“一次不跑”“只跑一次”事项占比达90%,上栗县、经开区列入全省第三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县区。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市本级国有资产总量突破千亿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通过省级验收。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开发区改革深入实施,经开区“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模式改革被列为全省首批开发区深化运营机制改革试点项目。
要素动能持续增强。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连续3年居全省前列。市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省第一个地市级创新服务平台,经开区科创力科技获批国家众创空间。德博科技、爱瑞达电瓷分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昭萍英才”计划深入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加有力,新增直接融资增长34.5%,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增长122%,有效缓解了项目资金压力。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9.8%,增速列全省第三,获评“信易贷”工作示范创建城市,授信金额位列全省第一。甘源食品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实现萍乡本土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城乡电网改造、中节能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能源项目加快推进。主城区和县域城区实现5G信号覆盖,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着力抓创建、提品质,用非常之功推动城乡建设更有质量。
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我们持之以恒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市民素质,在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以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十五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芦溪县获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典型层出不穷,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形成了好人辈出的“萍乡现象”,进一步擦亮了“工运摇篮,小城大爱”的城市品牌。
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高。中心城区“三线”统筹方案初步划定,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持续优化。南正街开街、鳌洲公园开园、吉星街通车、城市大厦落成,让萍乡有了特色鲜明的新地标、新名片。海绵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0个,推进棚户区改造1.2万余套,改造农贸市场10个,建成城市绿道93公里,城市功能更加完善。萍莲高速推进顺利,320国道改造全面完成,中环北路、S533省道、杨宣公路全线贯通,中环东路建设加快推进,交通便捷度持续提升。
乡村振兴迈向更高水平。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新农村点1115个,全面完成“厕所革命”三年攻坚任务,农村污水治理实现乡镇全覆盖,生活垃圾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考核居全省前列,湘东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打造出湘东萍水河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上栗泉之源田园综合体等一批精品田园综合体,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完成县道升级改造144公里,乡村道路改造257公里,农村基础设施持续提档升级。
(五)着力办实事、惠民生,持非常之志推动人民生活幸福和谐。
社会保障持续加强。以“八个着力”为重点的民生实事顺利推进,民生类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0%以上。坚持就业优先,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控制目标。获批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建成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57个,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稳步提高退役军人优抚待遇,及时落实残疾人补贴发放,全面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补差水平,为9.6万名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5.3亿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失有所帮、残有所助、弱有所扶。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发展考评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萍乡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城区学校布局优化工程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区达标中等职业学校全覆盖。文化事业持续繁荣,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圆满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文化场馆实现全覆盖,市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市图书馆新馆建成开放,市文化馆顺利搬迁,城市展示馆顺利开馆,基本形成15分钟城市文化生活圈。成功申办2026年省运会,顺利举办第十四届市运会,成功获批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第二批重点推进城市。卫生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完善全覆盖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芦溪、莲花被评为全国卫生县城。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全面完成“七五”普法规划,连续五年荣获全省法治江西建设考核先进。顺利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水平居全省前列,莲花被列为全省综合减灾唯一示范县。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整体向好。信访总量持续下降。“萍安云”智慧平台运用全面铺开,城区禁燃、文明养犬、护校安园取得良好成效。扫黑除恶、禁毒、文明交通群众满意度名列全省前茅,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连续多年走在全省前列。
(六)着力转职能、树形象,尽非常之责推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规矩干事。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8件、政协委员提案112件,答复率、反馈率100%。坚定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廉洁萍乡”建设,支持纪委监委监督执纪,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政府系统的“第一底色”。
坚持依法干事。持续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成了一批政府立法项目,全面实施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和“三项制度”,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制度,依法行政水平得到全面提高。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2万条,政务信息工作获省政府表彰。
坚持担当干事。积极处置历史遗留问题,依法退出一批僵尸企业,全面清理房地产领域涉稳问题,依法打击非法集资,为一大批群众解决办理水改、环评、土地办证事宜。市长热线、市长信箱接收群众来电来信绝大部分得到办结。作风建设深入推进,“三公”经费持续下降。荣获全省政府系统“五型”政府建设先进设区市,上栗获评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区,勇于担当、直面急难险重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特征。
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国防教育,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气象、档案、地方志、工青妇、老龄、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圆满收官,萍乡站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这五年,是全市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敢想敢干、勇争一流,以拼命三郎的干劲收获了满满的荣誉。成功获得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武功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一大批“国字号”荣誉。成功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6项工作和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以连续三年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连续七届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五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设区市,2019年全部五个县区考评实现“满堂红”。五年来,我们始终奋力转型、厚积薄发,以攻城拔寨的魄力创造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奇迹。我们克服了资源枯竭、产能过剩的困难,经受了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阵痛,挺过了污染防治、安全生产的压力,一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今天萍乡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是2015年的1.5倍,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关键性步伐。三大攻坚战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五年来,我们始终以人为本、实干为民,以有目共睹的成绩赢得了人民的称赞。城乡面貌发生大变样,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位居全省前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成功争取到渝厦高铁贯通萍乡南北,并与沪昆高铁并站,萍乡高铁枢纽“呼之欲出”。我们整治改造577条背街小巷,完成“白改黑”改造,建成绿道182公里,完成4500余个新农村点建设,城乡功能与品质显著提升。民生保障全面加强,连续推进八个全覆盖、八大工程、八大提升、八个着力等民生实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15年的1.43倍和1.48倍,居全省前列,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托起了萍乡人民满满的幸福。
各位代表,回望“十三五”,萍乡面临的挑战比预料的大,但收获的成果比预想的多。过去五年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萍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中央和省驻萍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萍乡发展的国内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审视“十三五”,我们战胜了诸多挑战,但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面临的困难不容忽视,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直面萍乡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稳增长的压力前所未有,市场主体在疫情的“寒潮”面前,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产业转型升级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步伐还不够大,新兴产业支撑经济的力量还比较弱,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的水平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金融等领域的风险持续存在;政府自身建设还有不足,不担当、不作为、不会为等问题仍时有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定程度存在,等等。我们将直面问题矛盾,锲而不舍加以解决。
二、编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主要考虑
制定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好未来发展蓝图,对于凝聚力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意义重大。市政府根据《中共萍乡市委关于编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编制了《萍乡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一)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的背景考虑。
展望“十四五”和2035年,萍乡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看,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为萍乡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托。从省内看,江西“四面逢源”的区位优势不断显现,为萍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萍乡经过“十三五”时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在编制《纲要(草案)》时,充分考虑了这些背景因素。
(二)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制定的考虑。
《纲要(草案)》明确的指导思想,与市委《建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完全对标。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总遵循,体现了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要求,突出了萍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际需要。
《纲要(草案)》围绕市委《建议》提出的奋斗目标,规划了一系列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明确到2035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确定这些目标,主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与国家和我省的目标相衔接。总体目标与全省保持一致,确保中央和省委的重大部署得到全面落实。具体指标增速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充分体现萍乡发展特色和优势。结合产业转型升级、赣湘开放合作、海绵城市等基础和优势,提出到“十四五”末实现“一个进位赶超”、全力打造“三区”,到2035年建设“六个强市”、打造“六个萍乡”等目标。三是兼顾挑战性和可行性。注重鼓舞人心,又做到切实可行,通过努力能够如期实现。
(三)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大战略任务的考虑。
为实现总体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萍乡、发展萍乡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等十三项战略任务。制定这些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时,主要把握和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中央和省有关精神。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和中央、省明确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二是完整体现市委“规划建议”。《纲要(草案)》是市委《建议》五个开新篇、六个勇争先的具体落实。三是注重任务承前启后。突出与“十三五”工作的连续性,紧贴新目标的针对性,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
各位代表,《纲要(草案)》经大会讨论通过后,将成为萍乡“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发展的宏伟蓝图,这也标志着我们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时代不会辜负奋进者和逐梦人,只要我们咬定目标,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砥砺奋进、阔步前行!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五年新跨越”决胜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奋力谱写萍乡“五年新跨越”新时代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2%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出口量稳质升,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按照以上目标要求,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转型升级,培育更高质量更大总量的工业经济。持之以恒把工业作为推动萍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加快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提升萍乡工业经济的竞争力。
壮大产业集群实力。深入实施“1+2+N”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坚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双轮驱动”,落实好产业链链长工作制。持续推动钢铁、水泥、陶瓷、花炮等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加快发展新型显示、半导体、线路板、信息网络设备、智能终端及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构建智能协同、融合创新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完备、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空压机、矿山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业,力争形成集聚效应。积极发展金属新材料、食品医药、海绵建材、文创包装、新能源等产业,促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各县区按照“1+1”的原则,集中精力抓双首位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链核心骨干企业,每个产业链重点培育3-5家头部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新增一批营业收入超10、20、50亿元的工业企业。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基地,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实现“一县区一产业一平台”。重点支持湘东工业陶瓷科技创新中心、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莲花高端压缩机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提升创新能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养“独角兽”和“瞪羚”企业,确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稳步提升。加快完善创新配套服务,实施“萍才回萍”计划,推动“昭萍英才”向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倾斜,发挥好“科贷通”金融支撑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金融保障链有机衔接,使创新真正成为萍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大力开展“项目大会战”,全力推进莲威控股集团新材料项目、旭阳能源焦化项目、佳禾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等一批“5020”重大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领导挂点帮扶和企业“特派员”制度,及时破解项目审批、要素保障、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早日达产入规。储备谋划一批补短板、强链条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项目库。
夯实园区平台支撑。深入实施开发区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行动,全市新增工业承接平台面积8000亩以上,新建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经开区调区扩区工作,加快周江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推进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加快安源人工智能产业园、湘东先进陶瓷产业园、芦溪中国建材产业园、上栗印刷线路板产业园、莲花空压机产业园等主题特色园区建设,实现各园区错位发展。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完善物流、医疗、金融、公交等配套设施与服务,推动园区去行政化、趋市场化。深入开展节地增效、推广亩产效益评价试点建设行动,依法依规处置僵尸企业、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更高水平的营商环境。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疏通发展淤堵,以开放的手段促进要素集聚,以更优的营商环境提升经济发展软实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确保如期完成改革任务。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创新三年行动,促进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助推市海绵集团深化与大型央企国企合作,支持市农发集团大力开展涉农项目投资运营,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探索启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快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推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促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实行零基预算,优化市县财政收入体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失信行为认定、失信联合惩戒及申诉、信用修复等机制,打造“信用萍乡”。
大力提升开放质效。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龙头企业,开展精准化招商。接续办好“三请三回”、主导产业专题招商系列活动,全力以赴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力争引进5020项目超过去年水平、100亿元以上项目有所突破。主动把握江西省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机遇,全力打造内陆开放赣湘合作核心区,建设萍乡内陆开放型经济产业园,促进赣湘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动湘东、上栗、莲花合作园区建设,支持芦溪建设“世界电瓷之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上栗公路口岸,全力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引导本土优势特色企业“走出去”。
继续优化政务服务。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落实“降成本、优环境”行动,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建设数字政府,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完善延时预约服务、投资项目帮办代办机制和“容缺审批+承诺”机制,打造“赣服通”4.0升级版,加快建设萍乡“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和基层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更多事项“不见面审批”、更多领域“无证办理”、更多地方“异地通办”。开展政府服务“好差评”。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监管”,持续提升执法透明度。
(三)增强消费拉动,发展更为优质的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消费对萍乡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