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洪谷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萍乡解放70周年。1949年5月4日,我在红土地安源加入中共萍乡中学地下党,历经袁州、南昌、宜春三大专区文卫战线长期工作。如今,我已入党入伍70周年,荣获中共宜春市委老干部局“正能量之星”表彰,勇战膀胱、肾、肝癌的93岁高龄离休老兵,欣喜走上新时代,矢志不忘解放前夕秘密入党、迎接解放那段激情燃烧难忘岁月的初心。
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我积极参加了热火朝天的迎接全国解放的革命活动,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
建立地下党的外围组织,开创了民主、团结、严肃、活泼的新学风。在高中部主任修古藩、女生部主任张以桢、袁式伊和刘方元等进步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会组织,以遍布初、高中各个年级、东西南北各路学生组织的50多个读书会、学社、联谊会(“劲松”“激流”“火花”“雷雨”等)为阵地,依靠新换届选出的学生会主席张有常、文娱部长彭定邦、体育部长罗荣刚以及黎心缘、朱辉光等一批积极份子,引导师生员工议形势、谈前途,教唱《团结就是力量》《山那边哟好地方》《古城颂(即延安颂)》《你是灯塔》《我们的队伍来了》《顿河上的向日葵》等革命歌曲,每逢下午课外活动时,在洗煤楼旁的大操场中央围成一个大圈,组织跳秧歌舞,排练《兄妹开荒》。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互相秘密传阅马列主义和党的文件,以及其它进步书刊,还在校本部以高中部学生会和“呐喊”社的名义,举行纪念“五四”座谈会,大家合唱《国际歌》,朗读《光明颂》,座谈“五四”的意义,要求大家发扬“五四”精神,积极行动起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接胜利的曙光。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迎接萍乡解放的革命宣传。解放前夕,协助地下党洞察当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革命宣传,如以安源八方井附近街道居民、工人为对象,兴办以我为校长的萍中夜校,一方面为他们讲授应用文、珠算、政治常识,帮助其掌握一些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秘密散发革命传单,通俗地宣讲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积极宣讲《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保护民族工商业政策》,教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等歌曲,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路矿工人的光荣传统,团结对敌,迎接解放。
建立地下印刷小组,印发党的秘密文件。当时我和胡荣凡、张学棣、周慰豪等人均在校刊编辑室工作,住在校本部,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内进行活动。鉴于当时我又是学校刻印高二年级讲义的工读生,于是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建立了地下印刷组。大家省吃俭用,用节省下来的钱购买油墨、纸张、煤油,周慰豪、胡荣凡、张学棣等还捐款并筹集活动的经费。那时,大家顾不上辛苦疲劳,利用节假日,组织师生工友通过春游、爬山、座谈等形式,议“中国向何处去?”,哼唱《茶馆小调》《苗家要自由》,唱《古怪歌》;鼓励青年朋友团结起来,摆脱烦恼和不快,纵情高歌《唱出一个春天来》。晚上,深夜不休地刻印党的秘密文件,并将印好的文件,源源不断送往萍乡特支,通过地下党员再送往安源、高坑矿区和城乡各地,为唤起群众投身于革命洪流,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打响前哨战斗,点燃漫天烽火。1949年5月,南昌解放,人民解放军直捣樟树,逼近分宜。国民党当局于5月初勒令所有学校紧急疏散,企图以此来分化、瓦解和破坏学运力量。为此,我们采取化整为零、分散作战的方法,分头到农村、工厂、城镇等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同时以解放军的名义,向国民党县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的负责人秘密寄发函件,敦促他们切实保护现有财产和各种档案,不得破坏和转移,听候解放军接管,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开展秘密调查,抓紧做好城市接管的一切准备工作。1949年6月,我被调回县城工作,与王振邦、张自旗、王裕兴、卢晨扬等战友在萍乡师范学校会师,在特支的直接领导下,组织强有力的工作队,抓紧做好城市接管的一切准备工作,主要任务有深入做好调查,摸清敌伪党政军情况,分化瓦解反动势力,并利用周慰豪之父担任伪县公产管委会主任的有利条件,复制了全县公产目录清册,保护公有财产;宣传群众,出墙报、发传单、亮政策、消疑虑。在解放军入城前几天,突击编写了传单、刊物、标语、大字报,大军一进城,沿街散发,处处张贴,造成强大的政治攻势;在敌我都未进驻的“真空”期间,组织群众护城、护校、护矿,维护社会治安,安定城市秩序,因而完好地保护了萍乡、安源、上栗、芦溪、湘东、宣风等城镇的安全,胜利迎接了1949年7月27日的萍乡解放。
拔开云雾见晴天。中共萍乡地下党豪情满怀,将一个比较完整的萍乡交给了新生的红色政权。萍乡人民欢天喜地,振臂高呼“我们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