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钱婕 去年以来,市工业学校(萍乡市高级技工学校)学子屡次在国家级和省级竞赛中展露锋芒:在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项目中,吴家骏、喻豪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车工项目中,糜锐锋获优胜奖;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西赛区)智慧社区项目中,学生作品《植物摩天轮》获省特等奖……据统计,该校组织学生、教师参加全国、省、市竞赛中,11名学生、18名教师获奖。 一直以来,该校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以各项大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综合技能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综合办学能力。如今,该校已然成为我市职业技能人才的育人高地。 该校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现代制造系的一次创意比赛中,2020级现代制造系学生杨章辉的想法非常新颖。“2020年寒假期间,我和家人因疫情在家隔离。为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我妈妈开始用花盆种菜。但因室内光照不够,再加上偶尔忘记浇水,蔬菜的长势并不好。基于此,一款空间利用率高、智能、美观的室内种植设备‘植物摩天轮’开始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成形。”杨章辉说。现代制造系教师邱刚告诉记者,听了杨章辉的构想后,系里的几个老师利用电风扇的机芯纯手工制作了“植物摩天轮”模型的雏形,帮他把“植物摩天轮”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后来,指导杨章辉重新设计制作了更加美观的“植物摩天轮”模型,并推荐他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西赛区)智慧社区项目,获得了特等奖。 各项技能大赛不但需要选手扎实的基本功操作,同时要求比速度、比精度。因此,每一次参赛的过程,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历练、一次提升。机电系学生糜锐锋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参加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增加了很多实践经验,技能得到了提升。“针对比赛项目,我对学生进行了专业的强化训练,不仅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我的教学能力也同样得到了提升。”机电系指导教师曾德纯说。机电系教师肖强表示,大赛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备赛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始终紧扣大赛规程,认真分析规程要求和技能要点。通过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肖强对我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有了更新的认识,他表示,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了职业素质高的学生,该校每年的毕业生都供不应求。2022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9%,对口就业率93.1%,萍乡本地就业率54.57%。毕业生以“敬业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的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