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龙 近年来,市人社局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主动服务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保民生,持续正风肃纪强服务,全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有力推动了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在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团体总分名列第三,被省政府表彰为“突出贡献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全市‘五区’建设优秀服务单位”称号;1人被评为“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全省社会保障工作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江西省青年岗位能手”。 突出政治建设,打造“讲政治”的模范机关 市人社局牢固树立“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政治意识,持续强化政治理论武装,不折不扣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在讲政治上“作示范、勇争先”。 加强政治理论武装有“深度”。通过党组会议领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研讨交流、专家学者辅导报告、“红色走读”等方式,多措并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文章精神,持续深化政治理论武装、传承红色基因,在做到“两个维护”上当先锋、作表率。 贯彻落实决策部署有“力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密切结合人社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包括学习解读、安排协调、督促检查、整改落实、约谈通报在内的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体系,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形成有部署必落实的新常态、层层抓落实的新氛围,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有“温度”。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落脚点,扎实开展“三访三问”活动,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局长走流程”活动,切实解决服务对象在社保、就业创业、职称评审、档案管理等事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深化服务效能,做到既有工作热情,又有单位的人文关怀,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人社服务有“温度”。 突出服务大局,打造“讲担当”的模范机关 市人社局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深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人社业务”,扎实开展争创“红色堡垒”、争当“红色标杆”活动和“五比双创勇争先”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讲担当上“作示范、勇争先”。 在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开创“新局面”。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健全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健全终生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全面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深化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三年行动计划。 在服务“五区”建设中构建“新格局”。围绕市委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的战略部署,聚焦重点难点,对标对表,强化责任,全力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湘赣边人力资源市场)、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技师学院“四大平台”,以平台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大提升,构建了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新格局”,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市公共就业创业“四大平台”建设工作得到省人社厅和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市公共实训基地项目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全市‘五区’建设优秀重大项目”称号。单位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2年度全市‘五区’建设优秀服务单位”称号。 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达到“新高度”。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关于促进各类院校毕业生来萍留萍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试行)》,聚焦“1+2+N”重点产业,通过线上云招才、走出去引才、请进来选才等方式联动引进人才,2022年全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共726人,其中从省外引进476人,在四小地市排名第二。贯彻落实“昭萍英才”计划,高层次人才“引领工程”入选项目26个,给予1390万元项目资金资助,发放大中专毕业生“圆梦工程”创业贷款和各类就业补贴资金3.65亿元,完成本土技能人才“提升工程”各类职业技能培训9.04万人次。 突出民生为本,打造“讲责任”的模范机关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民生之依。市人社局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服务至上,以人民群众所诉、所需、所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扛实部门责任,全力促就业、强保障、惠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讲责任上“作示范、勇争先”。 千方百计促就业,做好“民生之本”。“线上+线下”就业招聘服务同步推进,2022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325场次,提供岗位累计6.74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58万人;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32万人,完成任务104%;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8万人,完成任务105.09%。积极用好创业贷款、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2022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17亿元,直接扶持3800人创业,带动2万余人就业。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全市现有创业孵化基地15家,吸纳入驻企业550家,带动就业4700余人。 用心用力强保障,做好“民生之依”。积极落实社会保险“降、缓、免”三项举措,帮助企业应对疫情、渡过难关,2022年共为企业减免费用或节约成本1.7亿余元,缓缴社会保险相关费用0.81亿余元。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引导中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积极参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实现参保缴费户数、人数“双增长”。主动化解企业养老保险纳入全国统筹过程中的遗留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坚持兜牢民生底线,确保了社保待遇“零延迟”足额发放。 突出作风建设,打造“讲奉献”的模范机关 市人社局扛稳抓牢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加强日常教育监督管理,持续深化系统行风建设,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在讲奉献上“作示范、勇争先”。 纪律进一步严明。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周年“回头看”活动和“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若干措施,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召开狠抓工作落实专题组织生活会,有序推进勤廉江西建设,深化廉洁萍乡建设,推动机关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纪律更加严明。 行风进一步转变。常态化开展人社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稳步推进社保领域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推进行风建设由阶段性行动向常态化、长效化转变,以作风转变的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服务进一步优化。证明事项材料精简137项,申请材料平均精简48%、办理时限平均压缩43%、流程环节平均精简14%、办事表单平均精简18%。全面实行以信息比对“静默认证”为主的认证新模式,90%的养老退休人员实现“无感免认证”。全面推进人社政务服务下沉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平台,全市各级基层平台办件量达5万余件,实现基层可办、足不出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