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萍乡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安源大剧院胜利闭幕。会议号召,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各参加单位、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在中共萍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用心用情做好“委员作业”,尽职尽责答好“时代考卷”,出色出彩交出“履职高分”,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萍乡新篇章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
政协萍乡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应出席委员304名,实到280名,符合政协章程规定。
政协萍乡市第十四届委员会主席聂晓葵,副主席余绍林、颜剑彬、崔传鹏、何义萍、刘新农、宋玖萍、贺雪平,秘书长卢政武出席会议,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何义萍主持会议。刘烁、鲍峰庭、吴运波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萍乡军分区政委,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萍乡学院、萍乡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十四届住萍全国政协委员,一级巡视员,第十五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市人民检察院一级高级检察官,在萍正地级退休老同志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以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政协萍乡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案初步审查情况的报告》,通过了《政协萍乡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议》。
聂晓葵在闭幕大会上讲话。她说,调查研究始终是人民政协的参政之本、履职之基、成事之道。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要求,围绕中共萍乡市委作出的深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年”“政治生态修复深化年”战略部署,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提升履职水平的“切入点”、克服本领恐慌的“赛马场”、当好参谋助手的“压舱石”、服务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不断练就调查研究的硬功夫、真本领,以优异履职成效,交出服务萍乡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就进一步做好人民政协工作,聂晓葵对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提出四个方面要求。她要求:
要精心选题,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谋与思。
要着眼“高”字,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好调研工作的正确方向,确保站位高远、不走弯路。要抓牢“准”字,找准服务大局与发挥优势的结合点,精准对需、靶向发力,使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同频共振。要秉持“真”字,厚植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把“委员作业”写在萍乡大地上,写在父老乡亲心坎里。
要精深备题,以更强的履职能力研与析。
要考虑“足”字,切实做好充足的调研准备,制定周密可行的调研方案,确定提纲,梳理问题,瞄准目的,避免“脚踩西瓜皮,走到哪滑到哪”的轻率和随意。要立足“宽”字,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和胸襟博采众长,善于做好借梯上楼的文章,同时切忌东施效颦、照搬照抄,始终用“拿来主义”的态度,保持“善学邯郸、莫失故步,善求仙方、不为药误”的清醒。
要精细议题,以更大的众智合力协与商。
要致力“深”字,坚持“身入”更要“心至”,开展定向定点调研,用心座谈走访、细心摸清情况、潜心研究问题、精心提出对策。要做活“广”字,善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拓展协商的广度,真正做到遇到问题多协商、双向互动会协商、坦诚相见真协商、充分交流深协商,突破“当局者迷”“坐井观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
要精彩答题,以更好的良策诤言助与推。
要积累“厚”字,厚增“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功力,提升“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能力,实现“信手拈来”的从容和“一针见血”的精到。要注重“实”字,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指问题点对点,支对策实打实。要紧扣“转”字,把成果转化作为履职的落脚点,在建立有效的转化落实机制上下功夫,一体推进“提得好”“议得准”“办得妥”,充分彰显人民政协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
16时50分,大会在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未担任十四届市政协委员的十三届住萍省政协委员,市委、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市委巡察办主任、市委各巡察组组长,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安源区政协,中央、省驻萍单位、部分市属重点企业,驻萍部队,驻萍新闻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