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沃野弄潮逐浪飞

2023-3-28 15:1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萍乡市按照省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组织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精准定向施策,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新起点,萍乡市按照省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不用扬鞭自奋蹄,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完善配套政策、强化组织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精准定向施策,呈现出“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良好态势,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境界,一幅产业兴旺美、自然生态美、文明淳朴美、共建共享美、和谐有序美的“五美”新时代乡村画卷在萍乡徐徐展开。

  夯实基础强堡垒

  万丈高楼平地起。

  乡村要振兴,夯实基础是重点。萍乡市充分运用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抗洪救灾斗争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树立大抓党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扎实推进党建促乡村振兴。

  初春,走进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处处可见躬耕于田间的农民。一座座蔬菜大棚煞是壮观,百亩脐橙基地果苗延绵;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太阳能路灯和路面上的黄色行驶分隔线让人宛如置身城市;大道两旁屋舍井然、庭院整洁,目之所及,既净且静,祥和乡情跃然而出。

  从昔日的“破落户”,到游客纷至沓来的网红打卡地,作为曾经的省定贫困村,紫溪村的嬗变得益于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该村党总支书记甘小红介绍,党总支按照片区管理和功能设置需要,下设5个党支部,对区域内技术、信息、能人等各类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在党组织“火车头”的引领下,紫溪村人心齐了、干劲足了、发展快了。至今,该村已打造了以智慧农业产业园,紫峰茶场、大庆家庭农场,蔬菜、脐橙、油茶、猕猴桃基地为主的“一园两场多基地”产业发展群,每年可带动5万人次的游客量。芦溪县还依托紫溪村,打造了一座乡村振兴学院,按照“校区在乡野、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吃住在农家”的理念,形成了以紫溪蝶变为引、乡村振兴为魂、社会治理为延伸,融入交互体验式的办学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储备。

  近年来,萍乡市坚持“高线选人”,把牢“底线要求”,大力选拔懂发展、善治理、有干劲、会干事,能够团结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优秀人员进入村“两委”班子。换届后,全市基本实现“一肩挑”,村党组织书记致富能手占78.9%、大专及以上学历占68.2%。并选出了17个省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48个市级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10名市委常委挂点整顿10个软弱涣散重点村党组织,选派603名驻村干部充实基层力量,乡村振兴组织保障更加坚强有力,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夯实。

  锚定产业促发展

  产业兴,则乡村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础。萍乡市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多措并举,做足、做活、做强产业文章,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源头活水”。

  走进建设中的湘东镇荷尧镇荷尧村院士理学农耕文化园,抬眼望去,长平河碧波荡漾、灵犀山层林尽染,颇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意境。该项目投资525万元,今年建成后将由村集体以“乡村文旅股份合作社”模式运营,全民参与、全民得利,预计年接待研学游5万人次,年创收350万元。该村党委书记刘华萍喜滋滋地说:“我们就是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最终帮助农民一步步致富。”

  近年来,萍乡市出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各县区则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相应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规划,整合资金、资源,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市规划建设了7条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截至目前,萍乡市村“两委”成员、农民党员领办专业合作组织达694个,培育党员致富能手5800余人,引领实施产业项目7200余个,实现村村都有一批党员致富能手,每个合作社都有致富项目,带动20余万名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坚持市县联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全市90%以上的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15万元,50%以上的行政村超20万元,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大幅增加。

  统筹推进抓整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

  乡村要振兴,统筹推进是关键。萍乡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统筹推进乡村人才、文化、生态振兴。

  惊蛰万物生,春耕农事忙。除草、松土、施肥……在上栗县赤山镇幕冲金丝皇菊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无花果、柠檬基地内,一派繁忙景象。合作社创办人林友珍原本在广东一家大型鞋厂担任高管,在当地党委政府相邀下,她回到幕冲村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目前,合作社吸纳农户727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0%,年营业收入已达2800余万元,农户年均增收达2万元。

  近年来,萍乡市大力实施乡贤人才“归雁工程”,建立萍乡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制定出台28条措施,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推动乡镇回引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72名。

  芦溪县上埠镇山口岩村是96年前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牺牲地。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三化”建设样板村、红色基因传承村、秀美乡村示范村“三位一体”目标,大力夯实红色堡垒、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产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特别是自2020年被列入中组部“全国红色名村”创建名单后,山口岩村这片浸染英烈鲜血的红色热土,更上层楼,活力迸发。

  近年来,萍乡市按照省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和市党代会提出的建设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区的目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发展,打造了一所干部学院(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多个现场教学点,形成了“1+N”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江西甘祖昌干部学院成功纳入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

  突出责任重落实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乡村要振兴,责任落实是保障。近年来,萍乡市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各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区全域组织开展乡镇党委书记、乡镇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春暖花开,草木葱茏。在青山环抱的莲花县良坊镇下布村肉牛养殖基地内,两座蓝顶大棚一字排开,一头头健硕的肉牛或躺或立,它们身下铺满了干爽的细砂。近年来,该镇立足当地自然禀赋,着力培育龙头企业,以一头“致富牛”构建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勇于开拓,善于为乡村振兴想点子、找路子、定盘子。”良坊镇党委书记周晓鸥由衷地说。目前,该镇肉牛产业带动了3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全镇共有19个行政村注册了肉牛养殖合作社,村集体收入也水涨船高。

  除了鼓励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之外,萍乡市还建章立制,鞭打“慢”牛,由38名市领导分别挂点联系38个乡村振兴重点村,督导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同时,根据年度目标任务,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召开基层党建工作例会,调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对各县(市、区)直涉农部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梦想催人奋进,梦想照耀前行。萍乡市紧紧抓住党建这个龙头,农业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

  (刘泽丰 张其杰)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