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记者汤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锻造“第一生产力”,激活“第一资源”,增强“第一动力”,我市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平台升级行动,着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城市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抓好高新技术园区(基地)创建。创建高新技术园区(基地)是我市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调整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目标和着力点,鼓励扶持上栗、芦溪等县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全面提升上栗电子电路产业基地水平,打造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优化产业创新布局,不断提升城市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加快萍乡(长沙)科创中心建设。建成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市加快萍乡(长沙)科创中心建设,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合作共建实验室,引进深圳航天科工与国防科大合作共建萍乡(长沙)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院,入驻企业达15家,全力以赴将中心打造成萍乡乃至江西立足长沙辐射全国的飞地科创平台。平台运行期间,促成3家企业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对接;组建了长沙科创中心智库团,引进技术专家19名、战略合作服务机构8家,对接高新技术项目5个,引进中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深圳航天科工等5个高端创新团队。 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载体能级。我市坚持把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引导上栗电子电路联合研究中心和中国水稻研究所萍乡早稻研究中心向新型研发机构迈进,努力打造成为省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支持指导企创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平台孵化功能,推动省级科技孵化器成长为国家级企业科技孵化器;加快推进芦溪高压电瓷电气研究院建设,制定3年行动方案,明确研究领域,确定发展目标,每年安排100万元补助经费创建国家绝缘子技术创新中心,连续支持3年。 推进产业链创新联合体建设。我市聚焦“1+2”主导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正在起草《萍乡市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组建方案》,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分期分批组建不超过产业链的科技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加快成果转化。 优化整合科技创新平台。我市以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一轮布局为契机,对现有省级创新平台进行绩效评价,支持优秀创新平台做大做强。同时,起草市级创新平台优化整合实施方案,依据研究领域、研究投入、科研产出等情况,实现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构建目标明确、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