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记者汤丹)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优化政策环境,不断加大全链条服务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型企业成为创新创造主力军,全市科技型企业群体逐步发展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2年底,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349家,同比增长43%;高新技术企业207家,位居四小地市前列;瞪羚企业新增6家,总量达到17家。我市已初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梯度培育发展新格局。 鼓励扶持,优化科技企业发展生态。我市围绕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先后出台《萍乡市科创智企工程实施方案》《萍乡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关于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等文件,创新生态不断优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同时,全面落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加大企业研发奖补力度。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统筹省市县三级财政资金,与中国银行合作搭建“科贷通”平台,风险补偿池资金达4400万元。 多措并举,壮大科技企业群体。科技型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创新主体。为不断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我市通过激励科研人员创办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创办企业、推进大型央企孵化企业、吸引市外人才团队“带土移植”创办企业、招引省外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落户等多种方式,推动科技型企业在我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同时,提升创业孵化能力,布局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科创城、科创中心等孵化载体,集中力量加快中试基地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引导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孵化载体向专业化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孵化服务。 强化考核,形成科技企业建设合力。为努力实现全市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我市推行“科技论英雄”考评机制,将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工业园区)考核指标,国家科技型企业、绿色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制造标杆企业、上云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企业等权重占比达30%。目前,正在探索建立规上工业企业“四论”评价机制,独角兽、瞪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列为加分项,评价结果将作为各类优惠政策重点扶持的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