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剑鹏)今年以来,萍乡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经济工作思路,精准谋划项目、把握政策、争取资金,做实经济运行调度、动能培育、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区域开放等文章,当好协调员、参谋员、作战员,奋力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政策加力提振信心。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紧盯实物量和先行指标,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制定出台巩固提升经济相关政策措施,有效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十四五”期间开发性金融支持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重点行业5个、重点领域17个,金额达350亿元。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监测工作。我市成功入选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成为全省唯一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市发改委充分发挥“四个一批”项目滚动调度机制作用,落实“四个论英雄”评价机制,在谋项目、扩项目、引项目、推项目上全链条发力,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半年,全市列入2023年省大中型项目195个,总投资1857.74亿元;列入2023年第一批省重点项目43个,总投资784亿元,项目数均居省四小地市第一。投资结构大幅改善,上半年全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去年同期的1.2∶65.1∶33.7调整为2.5∶51.3∶46.2,第三产业投资比例稳步提升,基础设施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2.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市发改委在全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10210”目标,加快“4+2”新动能培育,今年上半年,“四大赛道”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2%,其中锂电新材料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73.4%;加快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建设,中材锂膜等7个项目纳入第二批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清单,赣湘合作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出台《萍乡市碳达峰实施方案》《萍乡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市发改委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萍乡市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年萍乡市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作方案》,全市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内;实行“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模式”,政府投资类项目由90个工作日缩减为79个工作日。萍乡(长沙)科创中心建成运营,上栗—浏阳、湘东—醴陵两个跨省合作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70余亿元。与京东集团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赣西国际港、跨境电商产业园、京东农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全力打造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