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抗击暴雨的背后——记者专访防汛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专家

2019-7-12 09:3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萍乡广播电视台

摘要: ​  7月7日1时至7月9日22时,我市全域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暴雨。此次强降雨是1956年水文站建站以来萍水河最高水位,1954年气象建站以来单次过程降雨量最大。面对灾情肆虐,市委、市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全市干部 ...
​  7月7日1时至7月9日22时,我市全域遭遇百年罕见的大暴雨。此次强降雨是1956年水文站建站以来萍水河最高水位,1954年气象建站以来单次过程降雨量最大。面对灾情肆虐,市委、市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夜以继日,携手抗洪抢险。7月11日,记者就此次强降雨中的雨情、应急抢险救援措施、近期天气等有关情况,采访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专家。

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颜云红


  在向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总指挥、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颜云红询问关于我市此次雨情以及应急抢险救援措施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此次强降雨过程持续长、强度大、区域广。全市平均降雨289.1毫米,其中,湘东区361.3毫米,安源区341.5毫米,芦溪县319.6毫米。点降雨量最大为安源区城郊管委会井冲站522.7毫米,其次湘东区腊市镇救塘站436.5毫米,第三位湘东区东桥镇坑背站426.5毫米。全市110站累计降雨大于200毫米。


  面对严峻形势,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多次召开紧急会商调度会,对防汛抢险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要求要以全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第一原则。7日晚至8日上午,水利部、省防指工作组赴我市指导抗洪抢险工作。7日9时30分,市防指启动防汛应急IV级响应,8日晚22时将防汛响应提升到III级,各县区也相继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湘东区启动了防汛应急II级响应。市、县、乡、村干部全员上岗,军分区、武警、公安、消防救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等抢险救援队伍集结待命,防汛抢险物资调拨准备到位。9日凌晨,市防办收到宜春水文站关于萍水河洪峰将达到930立方米/秒的洪水黄色预警后,立即通过移动、电信、联通向全市人民发布了洪水预警提示信息,并要求各县区立即动员群众安全转移,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此次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全市出动应急救援人员5万余人次、直升飞机1架、应急救援车辆700余台,紧急调集冲锋舟50艘、橡皮艇200艘,调集救援绳、救生衣、楼梯等物资4600余件,出动冲锋舟、橡皮艇1000余次,调集应急药品50箱等物资投入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85604人,救助被困群众52100余人。省防指紧急调拨橡皮艇50艘、救生衣300件支援我市抢险救援。

▲抗洪抢险救灾一线

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刘宏伟


——关于我市水利工程在此次洪水来临时发挥了哪些作用?

  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刘宏伟处告诉记者:7月初,我市就加强了大中型水库的防汛调度,全市大中型在暴雨来临前均降至汛限水位以下,仅山口岩水库、锅底潭水库、坪村水库就腾出了1006万方的库容迎接洪水,充分发挥了水库拦洪削峰滞洪的作用。7月9日,山口岩水库上游最大来水量为459立方米每秒时,拦截迟滞洪水1467万方,有效发挥了削峰的作用,降低了袁河水位0.9米,有效减轻了防洪的压力。锅底潭水库为病险水库,在本次洪水过程中,上游最大来水量为151立方米每秒时,拦截迟滞洪水260万方,水库水位最高超汛限1.47米运行,承担了工程带病运行的风险,有效缓解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市气象局副局长彭义峰


  此外,记者还从市气象局副局长彭义峰处获悉,预计12日至15日新一轮暴雨将袭萍城,部分大暴雨。其中12日中雨,部分大雨;13日北部大到暴雨,中南部大雨;14日暴雨,中部地区大暴雨;15日北部大雨,中南部中雨。过程累计雨量150—180毫米,部分200—260毫米。雷雨来时可能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30—40毫米,局部地区50—80毫米。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汛情变化,精心组织,严阵以待,全方位做好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提醒广大市民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避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