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文昂扬、江雅雯 洪水淹没了万顷良田,损毁了千百间房屋,但冲毁不了萍乡人民的坚强意志;44万人口受灾,直接损失10亿余元,但动摇不了萍乡人民守望相助的坚定信念。
7月7日以来,一场历史罕见的连续性超强暴雨肆虐昭萍大地。7日1时至9日7时,全市平均降雨量达259.7毫米,是1954年气象站建站以来单次过程降雨量最大的一次,萍水河水位也达到了1956年水文站建站以来的最高水位。须臾间,全市各大水库、河道水位暴涨,全线告急。
在暴雨和洪水面前,全市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挺直脊梁,抢险救灾……全市上下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筑起心连心的铜墙铁壁,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洪魔的壮歌。
靠前指挥 冲锋在前
雨情不断、险情迭出,防汛应急响应随之逐级提升。针对雨情汛情,7月7日9时30分,市防指启动IV级应急响应,7月8日22时,又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II级。
灾情牵动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心。7月8日、9日,市委书记李小豹深入湘东区、经开区、市防指等地,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在全市灾情最严重的湘东区,李小豹先后去到湘东镇河洲村受灾点、湘东区抗洪抢险临时指挥部,现场察看灾情、安抚受灾群众、指挥抗洪抢险救灾。李小豹强调,面对大汛、大险、大灾,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充分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把困难和问题想得更周全,把应急措施准备得更充分,把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实,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在外学习的市长李江河也作出重要批示:各地要高度重视,不得有丝毫松懈;要持续关注雨情水情,加强监测,及时预警,及时转移涉危涉险群众;要科学调度,及时采取排涝泄洪措施;要时刻绷紧安全弦,加强河流、山塘水库、道路、景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监测、巡查,做好安全防范,出现险情或苗头要第一时间应对排除;要加强户外活动安全管理,重点加强低洼地区的施工管理和用电管理,加强道路交通引导和查险排险,确保全市平安。
针对此次集中降雨,7月7日,市防指召开紧急会商调度会议,提前部署。7月8日深夜,市委副书记陈云、副市长叶华林来到安源区、湘东区受灾点,实地察看灾情、指挥抢险,并在9日凌晨2时紧急召集市防指成员单位会商雨情、水情,调度抗洪抢险救灾工作。7月9日晚,市委副书记陈云主持、副市长崔传鹏出席市防指成员单位工作调度会。会后,陈云还实地察看了五丰河入萍水河口处的灾情。7月9日上午,副市长黄强到湘东区指挥抗洪抢险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多方联动 科学应对
灾情就是命令!灾情发生后,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公安、消防、电力、气象等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不畏艰辛、不怕疲劳,昼夜不息奋战在抗洪抢险救援第一线。
接警即出动。7月8日8时至7月9日19时,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报警电话490余次,出动有效警情249起,车辆419辆,舟艇305艘,消防员1824人,全市分9个片区救援群众1368人,疏散群众7850余人。为及时抗洪抢险,全市公安机关全警参与,共出动警力1649人,车辆369辆,冲锋舟2艘,橡皮艇11艘,配合相关部门转移群众5130人,救助被困群众390余人,交通管控93处路口、路段,并在可能积水、塌方路段定点值守,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抢险保畅通。长时间的暴雨致使全市所有国省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险情。为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市公路管理局组织人员24小时值守,对全市13条国省道不间断巡查,以监测险情、及时抢修。连日来,市公路管理局已投入人员768人、机械养护车122台班、路政车6辆、装载机85台班、挖掘机36台班等,全力抢通受损道路。另外,受暴雨影响,萍乡电网89条10千伏线路停运(其中主动拉停71条),倒杆44基,断线39处,影响台区2265台、用户16.5989万户。为保障供电通畅,国网萍乡供电公司共出动抢修车223车次846人次进行连夜抢险。截至7月10日6时,还余22条线路、倒杆12处、断15处未恢复。气象部门、水利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公布雨情、水情及预报结果,为防灾避险、科学救灾提供信息支撑;卫生部门积极做好医疗救助、卫生防疫工作;商务部门、市监部门保证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资料供应,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水火无情人有情。在滔滔的洪水中,在拍岸的惊涛里,各县区主要领导奋战在前,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奋不顾身,带领群众投身与洪魔的鏖战,成为了抗洪前线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
在灾情较为严重的湘东区,各级各单位严格落实值班带班制度,密切加强雨情水情监测,确保各类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在综合分析汛情后,7月9日凌晨,湘东区委、区政府迅速将III级应急响应等级提升到II级,并设置了综合协调、水情信息、灾情统计、险情救援、后勤保障、宣传报道、专家指导、督查督导等8个工作组,成立部门应急分队、乡镇街应急分队、消防救援分队、公安巡防分队、民兵救援分队等5支救援队伍,全员投入抗洪抢险。
安源区各镇街积极成立防汛抗险领导小组,对辖区内山塘、水库、河堤、山体滑坡地带及学校、危房户等重点领域开展防汛隐患大排查,设立安全警示牌。同时,深入到群众家中入户摸排灾情,全面准确掌握各村、社区的受灾情况,积极组织受灾群众开展自救。芦溪县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疏通沟渠;交通、交警等部门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对阻碍交通的滑坡土方进行清障处理,并对存在或者即将塌方的危险地段设立警示牌,拉起警戒线。上栗县所有“包村长”纷纷深入一线指挥防汛救灾工作;在切实做好自身防汛救灾工作的同时,来自上栗镇、金山镇的50名乡镇民兵,义无反顾驰援湘东,在齐腰深的洪水中,开展救援工作。武功山管委会迅速下发《关于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并于7月9日及时启动防汛III级响应,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抗灾救灾的队伍当中,经过积极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共转移人口135户505人,未有人员伤亡。莲花县各乡镇、部门集中各方力量,全力排除积水,抢修受损电力设施、交通道路等;各级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扶贫干部等坚守一线,及时转移群众,帮助群众开展自救。经开区各社区工作管理区加大了对辖区险情隐患的排查检查力度,确保有险情的地方有干部值守,加强了河道水库、低洼地、危旧房屋等地的巡查频率,设置了安全警戒标识、标志,同时做好了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
众志成城 逆流而上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全市各个志愿者救援机构、广大民间自发组织义无反顾,仿佛逆流而上的“诺亚方舟”般,勇往直前、奋战一线。
“你在抢险,我来送餐”的萍乡爱心餐饮店老板李逆、金雪峰;“你在蹚水、我来指路”的张富华夫妇;哭得像个孩子般的抢险救援志愿者廖屹杰……在这场牵动全城的抗洪救灾战役中,我市广大志愿者挺身而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共有50多家志愿服务组织,上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灾情巡察、应急救援、灾民安置、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共排除险情100余处,转移河边低洼地带群众800余人。
7月8日晚,阳光救援队、曙光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多支专业救援队伍派出精干力量,连夜配合应急救援部门赶往受灾严重地段对受灾群众展开救援,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段。奋战至天亮时刻,不断有新的志愿者加入到救援队伍中,他们自发有序地协助消防、公安、专业救援队实施救援。当洪水退去,又有不少志愿者深入社区、走上街头,帮助受灾地区打扫卫生、开展防疫、发放物资、宣传灾后疾病预防知识等,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暴雨停了,洪水退了,太阳缓缓升起了。萍乡的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也正在有序进行……相信风雨洗礼过后的萍城必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