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拥有爱 播撒爱 收获爱

2023-9-5 15:16|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记者陈雨婷  编者按:精神永在,风范长存。“老阿姨”龚全珍用一生追随信仰,留给世人一段段为人为师为学的光辉典范,在点滴往事与回忆里有泪水,有感动,更有新的力量汇聚。本报特别刊登对“老阿姨”龚全珍的 ...

  记者陈雨婷

  编者按:精神永在,风范长存。“老阿姨”龚全珍用一生追随信仰,留给世人一段段为人为师为学的光辉典范,在点滴往事与回忆里有泪水,有感动,更有新的力量汇聚。本报特别刊登对“老阿姨”龚全珍的缅怀文章,表达我们的深深追思和永恒怀念,致敬了不起的她!

  9月2日16时16分,“老阿姨”龚全珍与世长辞。得知龚全珍逝世的消息后,曾受过龚全珍资助的彭艳峰心情十分悲恸。9月3日,她怀着满腔的不舍,来到莲花县殡仪馆吊唁,为龚奶奶送行。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龚奶奶的场景,彭艳峰历历在目。

  1992年,龚全珍住进了莲花县幸福院。距幸福院几十米处,是莲花县针织厂,居住的大多是残疾人。闲不住的龚全珍,将生活在针织厂和幸福院的孩子们组织起来,成立“幸福学习小组”,买来书籍、资料,辅导孩子们学习。“幸福学习小组”里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喊龚全珍“奶奶”。

  也正是那一年年底,彭艳峰来到莲花县城读书,没有相熟的朋友在身边,面对未知的学习、生活环境,心中满是忐忑。当听说龚全珍组建“幸福学习小组”后,她有些胆怯、有些向往地向母亲提起想去学习小组学习的想法。

  “当时,妈妈有些顾虑,觉得我们不认识奶奶,贸然提出去学习小组不好。可当天晚上,龚奶奶就来到我们家,问我‘今天晚上想不想去学习小组’。”彭艳峰回忆道,“见到奶奶的第一面,我就觉得奶奶亲切、慈祥,完全不会感到陌生,像家人一样。”

  走进“幸福学习小组”那间大大的学习室,是彭艳峰与龚全珍交集的开始,也是她人生改变的开始。

  儿时的彭艳峰,是内向、拘谨的。因为家境不好、穿着不太合身的旧衣服,经常被同学嘲笑。龚全珍知道后,安慰彭艳峰:“你看,我也经常穿打补丁的旧衣服。对一个人来说,外在的东西并不重要,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不要妄自菲薄。”饱含温暖的一番话,让彭艳峰挺直了她细细的腰杆,不再因穿着而自卑,学会坦然地面对困难与嘲笑。

  2007年,追随龚全珍的脚步,彭艳峰成为一名英语教师。

  “最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因为性格关系,我没什么信心,也不太敢上公开课。龚奶奶知道了,就拉着我的手鼓励我。”彭艳峰望向自己被龚全珍拉过数次的手,话语里满是怀念,“她告诉我,做老师很简单。只要怀着包容心、耐心,全心全意地爱学生,就一定能当好老师。”

  16年之久的教师岗位上,面对学生、家长的不理解,是常有的事,但彭艳峰在龚全珍身上收获到的温暖和爱,让她拥有了更多面对挫折的勇气。在龚全珍的教诲下,彭艳峰毫无保留地爱自己的学生,如爱自己的孩子一般,帮基础差的学生补习,去困难学生家里家访、替他们筹集学费……在讲台上越来越自信、越做越好。2012年,彭艳峰获评市级优秀教师,她第一时间就告诉了龚全珍这个好消息。龚全珍笑着对她说:“继续加油呀,艳峰。”

  “未来的日子里,难免还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每次只要想到奶奶,我就不会害怕了。”说到这里,彭艳峰声音哽咽、眼眶湿润,“奶奶教我要用心、用情去做好每一件事,所以不管做得好不好,我都会尽力而为,昂首阔步地走下去。”

  斯人已逝,风骨长存。9月3日上午,彭艳峰在殡仪馆里深深地鞠躬,见了龚奶奶最后一面。

  “奶奶为他人的付出,是从未想过回报的,她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大家都能过得很好。”彭艳峰动容地说,“其实,当你不计较回报去付出的时候,反而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温暖与珍惜。我会继承奶奶的遗志,做像奶奶那般淡泊名利的人,无私奉献,将曾经从奶奶那里获得的爱,化作前行的力量,给予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