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3周年纪念日。那场伟大的胜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江西萍乡,就有一群“最可爱的人”,他们把青春挥洒在异国战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新中国。近日,萍乡守望公益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了多位老兵,记录下他们抗美援朝时的难忘经历,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老兵们的青春故事。 欧阳楚全,1932年出生,抗美援朝老兵,家住湘东区排上镇 欧阳楚全:抗美援朝时,我参加了文登里阻击战。当时,敌人妄图凭借武器装备上的优势,用坦克群集中突击的方式压垮我们。虽然很多战士从没见过坦克,但没有谁畏惧退缩,人人奋不顾身,用手头一切可用的反坦克武器与这些“铁家伙”搏斗。那一战,我亲手摧毁了一辆敌军坦克,获得三等功。坦克硬,但志愿军的骨头更硬! 在朝鲜的战斗非常残酷,志愿军往往凭血肉之躯对抗敌人的先进武器。记得我们这个连原有260多个人,先后补充了5次兵员,最后只剩下16个人。胜利,是用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拼出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刘剑,1928年出生,抗美援朝老兵,家住安源区(已故) 刘剑(已故,叙述内容根据其遗留的资料整理而成):我参加过解放战争、广西剿匪战役,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在朝鲜,我的部队驻扎在川内郡,我任工兵排长,经常和战友们一起修工事、挖防空洞,还挖了很多坑道。那里铜矿多,挖起来很费劲,但我们挖出的坑道很管用,顶住了敌人猛烈的炮火,大大减少了战友们的伤亡。 在敌人强大的火力优势下,即使是工兵也时常面临危险。有一天早上,我和五位战友坐在树下准备喝粥,美国飞机突然来袭,狂轰滥炸。一颗炸弹就落在我们身边,我被一股气浪掀到了旁边的水沟里,顿时不省人事。等我醒过来,发现自己受了轻伤,而连长、指导员等三位战友牺牲了。我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而很多战友长眠在了朝鲜的土地上,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徐媛贞,1935年出生,曾任志愿军军医,家住安源区 徐媛贞:在朝鲜时,除了救治志愿军战士,我还为朝鲜老乡看病。那时候条件艰苦,没有营房,我们就住在老百姓家里,有时候晚上要出急诊。每次完成任务,我都感到很自豪。当地老乡待我们像亲人一样,“阿玛尼”(大娘)、“阿爸吉”(大伯)常送打糕、苞米、板栗给我们。 我们医院驻设在朝鲜定州山村,隔山就是大海,海边常有朝鲜小朋友戏水。有一次,一颗被冲上岸的美军水雷爆炸,炸伤了好几个小朋友,医院奋力抢救,我也参加了手术。事后,朝鲜方面嘉奖我们,为我们送来了一面锦旗,后来还被授予“和平纪念章”。那段峥嵘岁月磨练了我的意志,是我一生的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