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完成全国首个跨省流域市级层面协同立法项目

2024-1-8 15:5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悠悠渌水,发源于江西省萍乡市杨岐山,流经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渌口区,投入湘江怀抱。李白笔下的渌水,是“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条河,萍乡段称为萍水河,株洲段称为 ...

悠悠渌水,发源于江西省萍乡市杨岐山,流经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渌口区,投入湘江怀抱。李白笔下的渌水,是“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这条河,萍乡段称为萍水河,株洲段称为渌水,是两市的母亲河。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萍水河(渌水)曾经存在水质不稳定、水污染时有发生、一些问题跨省级协调不顺畅等难题。问题在水里,答案在岸上。为持续保护和改善萍水河(渌水)流域生态环境,市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乘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东风,率先提出“创新立法工作模式、开展跨区域协同立法”的设想,主动与株洲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沟通协商。双方一致认为,两市共饮一江水,共享一片发展空间,以立法促进萍水河(渌水)共治共管共享的做法符合发展要求,顺应民心民意。

然而,开展跨省设区市协同立法在江西没有先例、尚属首次。为推动协同立法工作走深走实,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向上级人大寻求支持。江西、湖南两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也对开展江西、湖南协同立法给予大力支持。2022年10月12日,萍株两地在萍乡召开萍水河(渌水)协同保护立法第一次联席会议,就双方携手开展萍水河(渌水)保护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达成共识。2022年12月,市人大常委会将《萍乡市萍水河(渌水)协同保护条例(草案)》列入2023年立法计划,按下了协同立法“启动键”。

实践中,萍株两地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聚焦萍水河(渌水)保护需要携手解决的问题,同步立项,共同调研,共同起草,形成共同的法规草案,同步审议,同步实施,同步宣传,并协同开展监督。这种紧密型、全过程协同“八同”立法新模式受到江西、湖南两省人大高度肯定。

条例制定过程中,萍乡、株洲两市在一次次调研中收集意见:要聚焦水质,实现萍水河(渌水)全流域稳定达到II类水;要关注水量,切实解决渌水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问题;建议将流域县(市、区)全部纳入协同的主体。在一次次论证中达成共识:召开跨省协调领导小组会议3次、跨省专班双组长会议10次、工作交流会5次,采纳各部门建议468条,修改草案68次;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公开征集意见,召开座谈会、听证会、专家论证会,不断完善法规文本。跨省起草工作专班坚持人员集中、时间集中、逐条研讨集中,对法规草案进行完善。法规起草过程中涉及的跨部门、跨地区沟通协调问题,第一时间通过“双组长会议”“跨省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协商解决。立法过程由以往的“接力式推进”向“齐头并进”的方式转变,提升了立法效率。

2023年11月30日,江西、湖南两省人大常委会同日批准了《萍乡市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株洲市萍水河-渌水流域协同保护条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后全国首个跨省流域市级层面协同立法项目圆满完成。其方法路径为全国探索了经验、提供了样本。

突出区域协作是此次协同立法最卓越的实践成果,也是最大的亮点。翻看《条例》,16条干货满满的内容,从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的角度,对萍水河(渌水)保护规划协同、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应急联动等作出规定,推动构建起流域共抓大保护的新格局。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组织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实施工作,坚决用法律武器守护好母亲河,切实保护和改善萍水河生态环境,让萍水河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