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传来捷报,莲花县贫困县顺利摘帽。作为一名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笔者深深地感受到这几年来扶贫攻坚工作对农村以及贫困户产生的带动力。
莲花县湖上乡凡家村,是全市3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记得2016年第一次走进村里,笔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村庄到处破破烂烂,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许多群众就业无门,无所事事,都挤在几个小商店里打牌。村干部由于待遇低,加上无钱办事,都疲于应付。看到这些情况,再听了村里的汇报,我们几个帮扶单位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问道:这样的贫困村扶得起来吗?
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昔日的贫困村焕然一新。只见村道沥青路面四通八达、村庄整洁卫生,田头地脚、山上山下处处是忙碌的身影。陆续建成并发挥效益的光伏发电基地、桑葚种植基地、无花果基地、商品猪养殖场、泰鑫鞋面厂等一个个产业扶贫基地,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是什么力量促成了一个深度贫困村的蝶变?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是市委“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指引。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江河亲自在凡家村挂点,市委常委、副市长冯文利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对凡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莲花县委也安排了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县委常委、农工部部长担任挂村领导。同时派出了以县民政局为牵头单位的帮扶工作队,湖上乡党委政府、县公共政务局、县机关事务局、县文联等帮扶单位均安排了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帮扶干部结对贫困户实施结对帮扶。
一个个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举措在凡家村催生出绚丽的花朵。
帮扶工作队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脱贫攻坚的“堡垒”,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引进两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吸纳贫困户入股,使贫困户受益脱贫。引进莲和农业合作社,全村贫困户以3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和土地入股该合作社,利用本村荒废山场,建成一座占地近7亩、栏舍面积24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4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该养猪场于2017年7月建成并投入运营,当年投产就产生效益,全村66户贫困户每户分红750元。
通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本乡工商人士彭小伙投资30万元,兴建泰鑫鞋面厂,增加就业岗位50个,安排21名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在该厂就近就业,月工资达到1500元以上。
由政府出资扶助45户贫困户安装了光伏发电,其中分散安装户均年收益达2000余元,集中安装户每户月收益达300余元。
引进农业合作社,利用本村荒废山场20亩,建了一块西瓜种植基地,收获西瓜1.5万余公斤,产值2万余元,西瓜收获后又轮种油菜。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2018年,帮扶工作队又争取到井冈山大学对项目提供指导和技术支持,由县扶贫办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0万元,在该村新创办了桑葚种植基地、无花果种植基地。据统计,2016年以来,帮扶工作队帮助该村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53.5万元,建成产业扶贫项目7个,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加快脱贫步伐增添了新的活力。
数字是枯燥的,也是鲜活的。
几年时间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新建村民篮球场1个,户外健身场2个130余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投资10万元新建了1所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修建文化墙466米;投资27万元新建了1个便民文化活动中心;投资25万元将连接路口镇的道路全面加宽到5米,实现了村组道路硬化100%。农户入户路硬化100%;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修建防洪堤600米,机耕道3000余米;投入资金近80万元,新建了机井和蓄水池,让全村村民用上了自来水。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还补助资金为49户农户修建了水冲式卫生厕所,修建垃圾集中收集点9个、污水排放沟460余米。据统计,2016年以来,共整合资金410.58万元,帮助该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4个,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富裕、美丽、和谐、文明”的美丽乡村升级版。
大变样的春风吹拂着凡家村的每一寸土地,也温暖着每一个贫困户的心窝。
2016年春节刚过,村民刘丙文的妻子彭新梅被查出患有癌症。高额的医药费之外,还意味着平时靠泥工养家糊口的刘丙文没有收入,要带着妻子去治病。其时家里两个女儿正在读大学,一个儿子正在读高中。就在刘丙文一家绝望之时,政府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刘丙文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刘丙文的帮扶干部,笔者耳闻目睹刘丙文一家持续向好的生活发展轨迹。3年来,他得到的帮扶措施就有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保障扶贫、光伏扶贫、文化扶贫等6项保障措施,帮扶资金达20余万元,尤其是医疗保障让彭新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教育扶贫让两个女儿大学顺利毕业,儿子如今正在读大学。“没有政府的好政策,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挺到今天。”这是刘丙文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
由于各种因素,村里还有不少刘丙文这样的贫困户。为了不让一个人掉队,凡家村先后两任“第一书记”黄志飞和林海武带着工作队员经常到村民家里走访,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各自的情况。通过精准施策、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发力,凡家村的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了教育扶贫、低保救助、危房改造、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措施,全村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凡家村,昔日的深度贫困村,融入到全市大变样的浪潮之中,全村群众沐浴着党和政府的阳光,在该村的蝶变中共同走向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