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萍乡日报刊发文章《凝心铸魂担使命 实干笃行谱新篇——我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综述》。 这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在学中统一意志、凝聚共识;这是一次推动发展的淬火攻坚,在干中主动作为、彰显担当;这是一段直面问题的自我检视,在改中动真碰硬、自我革命。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深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学习成果内化于心、深化于行、转化为效,不断汇聚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学在深处 在学思践悟中汲取奋进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市委坚持把“学思想”摆在首位并贯穿始终,市委常委会带头开展理论学习。去年10月8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结合地方实际开展集中学习,通过参观安源煤矿总平巷、安源毛泽东旧居、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旧址,深刻感悟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萍乡开展调查研究、进行革命斗争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从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对标找差。 在举办市厅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的基础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4个专题开展集体学习;分别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审议通过并印发了《中共萍乡市委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总体安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纳入主题教育总体部署、贯穿全过程各方面。在主题教育中,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全部举办7天以上专题读书班,开展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655次,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均讲授了专题党课。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要由聚焦“关键少数”向覆盖全体党员延伸。领导干部带头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层层跟进。在市委示范带动下,全市各级党组织聚焦主题主线,坚持静下心来学、融合贯通悟,努力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 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认真开展个人自学,组织集中学习讨论。采取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形式,创新运用“车间课堂”“工间一刻钟”等特色做法,推动流动党员、“三新”领域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群体开展理论学习。针对团员和青年群体,引导全市4400余个基层团组织以支部讨论、读书小组、主题团日、团课等方式抓实理论学习。组织“群众贴心人”宣讲团、“学习伙伴”宣讲团等各类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屋场贴心会等载体,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开展基层理论宣讲2900余场次。主题教育以来,全市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学习讨论20833次,4772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均讲了党课。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通过持续深入的理论学习,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凝聚起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盯在要处 在调查研究中选题破题答题 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准、抓实。我市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调研取到“真经”,将调研成果实实在在转化为为民解忧的务实举措,让调查研究“撬动”老百姓的“幸福梦”。针对调查研究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入托难、入托贵等问题,我市为鼓励托育机构降低收费标准,减轻群众养育负担,建立了婴幼儿入托补贴制度,将加大婴幼儿入托补贴补助力度纳入2023年民生实事,计划补贴补助1987个托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提供托育服务机构149家,相比去年增加21家;已通过国家托育机构备案信息系统备案41家,相比去年增加20家。 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坚持在调查研究中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走进一线,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我市把争当“群众贴心人”作为落实“四下基层”的有效载体,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强“贴心网”、深入一线当好“贴心人”、扎根一线办实“贴心事”,深化拓展“群众贴心人”活动,持续擦亮了“群众贴心人”品牌。10万余名党员在为民服务中勇争先、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争当“群众贴心人”,办好一件件实事、好事、难事,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走进工厂车间、田间地头、校园课堂、居民社区……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按照“深入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式,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等要求,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相比以前,拿证效率提高太多了!”近日,在湘东区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前来领取排污许可证的李先生高兴地拿着新到手的证件,为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接待李先生的是湘东生态环境局局长张策萍。当天,张策萍正在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以普通窗口工作人员身份,在窗口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为推进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湘东区聚焦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盼,创新开展“一把手走流程”工作,让“一把手”由“掌柜”变“顾客”“店小二”,了解办事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主题教育成效如何,人民群众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是最好的诠释。莲花县城污水收集率低、城区一半道路雨污分流未改造,县委、县政府开展实地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编制完成《莲花县中心城区污水专项规划》,推动兴莲路片区、康达西路、广场北路污水管网改造10.7公里,改造路段的管道全部接入污水管网体系,极大便利了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我市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盯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要事,深入调查研究,梳理启动“推进就业创业”等172个民生项目,目前已完成171个,以务实举措改善群众生活。市本级“推进就业创业”项目,拟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亿元,截至目前已发放9.5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47%,直接扶持3809人创业,带动22709人就业。同时,学习践行“浦江经验”,出台文件进一步推动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推动问题妥善化解,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干在实处 在真抓实干中主动担当作为 开展主题教育的成效如何,最终要落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绩实效上。我市始终将“大抓落实”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成效的检验标准,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入贯彻省委提出的“大抓落实年”活动,立足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的目标定位,一条一条研究梳理,一项一项细化举措,做到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22家;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37家、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同比增长15.3%、增速位居全省第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展示着我市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新时代萍乡发展的火热实践成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赛场”。不仅是产业培育,在区域协同发展、服务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和重要任务上,我市始终坚持干在实处、务求实效。 加快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从全力推动城市融圈、发展融合、科创融智、服务融通4个方面推出了38条硬核措施,与长株潭地区签订合作协议130余个,谋划推动长赣高铁、沪昆高速改扩建、萍水—渌水航道等一批重大项目。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措并举拓宽居民收入渠道,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民生服务”建设,成功获评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上线全省首个“医保视频办”服务专区。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干在实处在全市各地蔚然成风。在甘源食品四期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智能机器人有序忙碌着,数字化智慧大屏前实时显示各项生产数据。“这期项目得以快速推进,离不开萍乡经开区的大力扶植。”甘源食品项目负责人说,“萍乡经开区不仅选派挂点领导、服务专班为我们企业尽心服务,面对跨部门难题时,更是主动对接省厅、市局,帮助我们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目标。”萍乡经开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必修课”,从持续深化“极简审批”、推动企业“高入规”“规升高”,到全力破解企业在项目建设、生产发展等过程中的实际难题,以营商环境之优检验主题教育成效。芦溪县组建“红色帮办”志愿服务队伍,推出“拿地即开工”“首违轻微不罚清单”“容缺审批”机制等系列特色做法,持续擦亮“溪心办”营商环境品牌。依托良好的营商环境,芦溪县新签约了纵贯线、德创新能源汽车配件等25个项目,签约资金达206.4亿元。上栗县建立完善“栗即办”“惠企通”等政务平台,开展整治“数字形式主义”推进“一表同享”改革试点,探索“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交房即办证”等新模式,21项审批事项实现流程再造,开办企业时间缩减至2小时。萍乡武功山景区指导各村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大力实施“三清一改”行动,拆除“空心房”等共615栋5.3万余平方米,清理污泥、垃圾等3275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改在真处 在整改整治中推动见行见效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我市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在问题清单和成果清单转化中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刀刃向内严整改。全市上下对照“五个聚焦”,综合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巡视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等深入检视整改,共检视问题10669个、已销号10668个。由市级层面提级督办的22个重点问题,已全部销号。市委、市政府通过建立中心城区稳定房地产市场联席会议机制,研判项目关键症结,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按照“一楼一策”推进项目序时建设,交付住房11440套,交付率98.27%,列全省前列,“保交楼”攻坚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集中攻坚抓整治。全市共确定专项整治69个、已销号68个,明确的358项整改措施已完成357项。位于安源区凤凰街的安源小商品批发城因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突出一度被关停,影响了1000余户商铺正常营业。有关部门多次组织物业、业主委员会、业主、商户代表召开座谈会,积极协调推进维修基金提取审批工作,先后筹集消防改造资金300多万元完成整体改造。去年12月28日商场重新开张,商户们高高兴兴恢复营业了。 上下联动促衔接。统筹两批主题教育整改整治问题,将第一批主题教育单位需要上下联动整改整治的涉及萍乡的20个问题,纳入对口单位班子问题清单加以整改,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针对提出的“形式主义加重基层组织负担”问题,全市全口径发文数量同比下降10.85%,重点精简类文件同比下降14.5%;市级层面召开会议相较去年同期减少31次,会议数量明显减少;将各部门单位申报的61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归并、精减至27项,切实为基层减负。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我市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大抓落实中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全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萍乡篇章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