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旨式宣讲 唐念东摄 ![]() 访谈式宣讲 尹富岚摄 ![]() 村民观看宣讲 唐念东摄 ![]() 种养咨询 陈淼摄 ![]() 小品《懒汉脱贫》 唐念东摄 欧东兵、尹富岚、邱海明 “我叫彭清香,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和扶贫干部的帮助,让我脱了贫,日子越来越好了。我想问的是,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后,是否还能继续享受相应的扶贫政策?” “感谢这位农民朋友的提问。根据中央、省、市政策要求,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政策保持稳定,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后,相关扶持政策保持一段时间不变,确保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武功山管委会扶贫办副主任谭相京答道。 “我是林红玉,开民宿的,还想扩大一下规模,想问一下现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是怎么样的?”话音刚落,又一位农民抢过话筒。 “按照‘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等政策要求,对符合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要做到应贷尽贷。但是,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只能用于发展生产,不能用于非生产性支出……这位农民朋友,不知我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林红玉听后连连点头。 7月4日下午,雨后的萍乡武功山麓沈子村,苍山叠翠,满目清新。村委会楼前广场人潮涌动,一场由萍乡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萍乡市“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大宣讲活动在这里举行。宣传活动模拟新闻发布会《扶贫关乎你我他》台上台下,有问有答,频频互动,气氛热烈。 身着红色上衣的杨丽君精神抖擞走上宣讲台,她的宣讲慷慨激昂,声情并茂。“……乡亲们,朋友们,我们应该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而骄傲;我们应该为党领导我们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而自豪。大家说,要不要感谢习近平总书记?要不要坚定不移跟党走?” “要!要!”台下一片欢呼声和掌声。 杨丽君的激情宣讲,一下子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推动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有关政策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助推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6月以来,萍乡市分别在琴亭镇杨枧村、麻山镇桃源村、高坑镇王家源村、南坑镇妙泉村、银河镇紫溪村等地举行脱贫攻坚大宣讲活动。活动创新融合主旨宣讲、访谈式宣讲、新闻发布式宣讲、推介式宣讲、渔鼓说唱、有奖问答、小品、歌舞等多种形式,集中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党和国家的脱贫攻坚方针政策、脱贫致富典型人物等,受到农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萍乡市各县区结合扶贫政策与当地实际,也组建县区、乡镇(街)宣讲团,与市宣讲团协同作战,深入全市110个贫困村等巡回宣讲。截至目前,共开展宣讲70余场。这些宣讲活动,春风化雨,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脱贫攻坚有关政策“种”进了百姓心里,真正讲“活”了时代精神,讲“暖”了群众心田,有效地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进一步鼓舞了发展之劲,集聚了奋进之气。 这次脱贫攻坚宣讲活动,注重在“新”字上求突破、在“实”字上下功夫、在“广”字上做文章,再次擦亮了萍乡百姓大宣讲的品牌。 守正创新求突破 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村民易剑优听了大宣讲后,感叹道:“这样的宣讲很通俗,我们很喜欢,国家的扶贫政策真是好啊!” 莲花县闪石乡洞背村村民小组组长刘平生说:“宣讲非常精彩,看后非常激动,特别是访谈节目,很感人,我作为村民小组组长,要与大家一起感恩奋进!” 安源区青山镇温盘村第一书记张怀平接受采访时表示,宣讲活动十分接地气,深受老百姓欢迎。他将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宣讲年年搞,年年有创新。为做好这次脱贫攻坚大宣讲,萍乡市委宣传部力求做到三个创新。首先是理念创新。由“请”到“送”:由过去“基层请、我去讲”的被动式宣讲,变为现在“送上门”主动式服务,组织宣讲团宣讲队直接到田间地头、厂矿社区、公园广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脱贫攻坚有关政策,以主旨宣讲、访谈宣讲、故事讲述、新闻发布、文艺表演等形式来表现;选拔宣讲员时,来自各行各业的500多人毛遂自荐,踊跃报名参加;由宣讲专家单兵作战到百姓大宣讲“集团军”:将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典型人物讲事迹、基层群众讲体会、文艺骨干演节目有机融合,潜移默化,成风化人,力求宣讲效果最大化。 第二是模式创新。把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结合起来。通过主旨宣讲《感恩奋进奔小康》、推介宣讲《“领头羊”陈志群》、访谈宣讲《一个新闻媒体的爱心扶贫路》、渔鼓说唱《脱贫攻坚来点赞》、采茶戏《今天有客来》、小品《懒汉脱贫》、快板《轮椅上的追梦人》等精彩节目,博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把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依托萍乡众多注册志愿者,好中选优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文艺、科技科普、健康卫生等志愿服务队伍,与宣讲活动同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次宣讲前,村民们争先恐后围着志愿服务小分队,咨询科学种养、医疗保健等知识,并享受免费体检等服务,场面十分热闹。 第三是机制创新。采用市、县、乡、村四级联合互动机制,以县乡为主体,形成了市县联动、县乡联动、镇村联动、村村联动的宣讲格局,既统筹节目,合作共享,又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每场宣讲几乎都有当地镇村的节目,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暖场节目均是当地群众性民俗文化节目,如莲花县杨枧村的舞龙灯、安源区温盘村的春锣和广场舞等等,特别是脱贫“明星”、扶贫先进上台现身说法,极具感染力。 同时,各县区的乡镇通过演出大篷车,把讲堂搬到村头院落、集市广场、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宣讲。上栗县将“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宣讲融入当地“屋场贴心会”,通过与群众同坐一条凳、同点一盏灯,做到“心贴心”交流,全县呈现出村村都有“扶贫热心人”、人人争做“脱贫致富带头人”的喜人局面。 主题鲜明见实效 “要紧扣‘感恩奋进’主题,结合实际以及典型案例,注意把握节奏,多与群众互动,以亲切随和、娓娓道来、拉家常的方式,向老百姓宣讲脱贫攻坚给萍乡尤其是农村带来的大变样……”这是萍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聂晓葵对宣讲工作提出的要求。 萍乡市委宣传部成立宣讲工作专班,深入挖掘扶贫、脱贫先进典型,反复打磨提升宣讲节目;运用“理论+文艺+服务”等宣讲新模式,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把党“想说的”和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把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人民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确保宣讲活动高质高效。 学深悟透强队伍。宣讲队伍是理论传播的基础和关键,通过单位推荐、择优选拔等方式组建成市县宣讲“集团军”、乡村宣讲“轻骑兵”,并对宣讲人员进行强化培训,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实质,精准掌握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有关政策,做到宣讲心中有底、心中有数。 紧扣主题讲政策。通过主旨宣讲《感恩奋进奔小康》和渔鼓说唱《脱贫攻坚来点赞》等节目,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和产业扶持、就业转移、易地搬迁、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扶贫政策讲清楚、讲透彻。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宣讲,比如在芦溪以快板《轮椅上的追梦人》,宣讲当地脱贫“明星”欧阳晖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在湘东以春锣说唱《“领头羊”陈志群》,讲述湘东区白竺乡黄岗村村民陈志群不但自己勤劳致富,还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脱贫的先进事迹,这些身边人物故事可敬可学,入脑入心,激发了广大听众的内心共鸣。 有的放矢讲道理。推出群众愿意看、喜欢看、看得懂、记得住、接地气的宣讲,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形式活泼富有乡土气息的文艺表演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既突出思想内涵,又回应关切关注;既有理论深度,也有民生温度,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针对有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排练小品《懒汉脱贫》,用通俗易懂的乡间俚语阐明了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只有靠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访谈宣讲和新闻发布式宣讲,通过邀请当地的脱贫典型分享脱贫致富经验,坚定群众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砥砺前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与信心。宣讲中还设置有奖答题和现场提问环节,台上台下互动, “天灾人祸返贫”“扶贫小额信贷”“危房改造”“脱贫后继续享受什么政策”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疑惑一一被解开。 宣讲活动成效明显,在每次第三方机构现场抽样测评中,群众满意度均达98%以上。 多管齐下广传播 《宣讲亮新招脱贫振信心——江西萍乡“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大宣讲活动走进芦溪县》《喝彩不断万众沸腾——江西萍乡脱贫攻坚大宣讲走进安源温盘村》《江西萍乡:宣讲团带着服务团真心为民服务群众赞声一片》……一条条带着温度的新闻通过新华社、中国江西网等中央、省级等各级主流媒体以及其他众多新媒体、自媒体的大力传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自6月开始宣讲起至今,各级各类媒体刊播萍乡脱贫攻坚大宣讲稿件达760多篇(条)。 深入调研家底清。为确保宣讲更具针对性、时效性,精心设置了一批调查问卷。据统计,共组织发放“脱贫攻坚调查问卷”10000余份,发放收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调查问卷干部卷3000份、群众卷10000份、宣讲员卷100份,广泛收集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和理论宣讲工作的有关信息,并以此作为节目创作提升的重要依据。结合调研情况,宣讲中设置的新闻发布式宣讲《扶贫关乎你我他》和有奖问答,现场记者和群众争相提问,踊跃答题,气氛热烈,既让群众更加知晓精准扶贫有关政策,又能真切地感受到扶贫政策所带来的“红利”。 融合互动传播远。通过大报大网大台、市县融媒体中心和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积极推送大宣讲微视频、图文并茂的宣讲动态。在市、县(区)电视台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场公园、楼宇大厦等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宣讲视频,形成网上网下融合传播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萍乡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了“理论+文艺+服务”“1+X”等宣讲模式,先后开展了“我与文明创建”“贯彻十九大、萍乡看变化、立足本职做贡献”“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改革巨变话萍乡”等百姓大宣讲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农村理论宣讲深入难、接受难、持续难的问题,让越来越多的基层群众愿意听、听得懂,且受益,打通了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奋力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萍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