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将学习桌椅、台灯、学习大礼包、学习点读笔、棉被等救助物品送到安源区凤凰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小佳的监护人手上,“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送来了书桌、台灯和这么多学习用品……”“这支学习点读笔太好用了,英语、古诗什么的我们不会,孩子用学习点读笔扫一扫就可以查找到相关内容,对学习真是太有帮助了……”监护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以来,萍乡市持续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机制,对全市330余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物质+服务”救助,切实为困境儿童爱心护航。截至目前,已发放升降书桌198张、护眼灯301盏、棉被299床、学习大礼包325包、点读笔251支。 为进一步做好“物质+服务”救助工作,市、县、乡镇民政部门和志愿服务组织精心谋划、细化流程、分工合作,推动该项工作高效开展。 市民政局制定了《关于为全市低保等困难家庭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开展“物质+服务”救助的实施方案》,确定实物救助主要是为6至15岁的事实无人抚养的学龄儿童救助书桌座椅、护眼灯、学习点读笔、学习大礼包等用品。各县区民政部门通过网上征集需求调查,委托第三方机构逐一上户调查核实,精准统计好所需救助的物资。救助物资通过网上公开招标采购,市、县区共同加强采购流程监管,强化质量监督,全力保障实物救助物品“靠得住”。 认真落实,确保服务“暖民心”。统一发放流程,实行一户一档,规范收集上户影像、照片及书面记录等原始材料。统一验货步骤,发货前开展实物抽查,符合条件的批准实施,到货后由各县区民政部门组织镇干部、村“两委”成员到场照相,签字验收。统一服务内容,安排志愿服务组织定期上户提供服务,“多问、多看、多讲”,问有无特殊困难、有无需要解决的问题;看儿童的个人状况、监护状况,关心儿童的心理、身体健康状况;讲安全、讲法律法规、讲监护人和受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责任。以需求为导向为救助对象提供生活帮助、学习辅导等服务,提升“物质+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萍乡市各级民政部门将持续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聚焦社会救助困难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积极为困难群众提供精准、高效、温暖的救助,把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周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