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讯 谢献忠报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的基础。12月12日上午9时30分许,萍乡市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多功能厅召开。市高标准农田办主任、市农业局局长李仕峰,市高标准农田办副主任、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文利华,市高标准农田办工作负责人康峰等领导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李仕峰向媒体详细介绍了萍乡市统筹整合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关情况。 李仕峰介绍,萍乡市积极围绕“稳粮、优供、增效”目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整合国土、水利、农开、发改等部门力量,明确时间节点,统一设计施工,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技服务、机耕道路、生产设施配套等建设,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萍乡市的顺利推进。 据了解,萍乡市从2017年起,计划用4年时间,按照每亩3000元的标准。统筹整合资金6.456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1.52万亩,建设地点分布在全市5个先区,涉及15个乡镇、48个行政村。为加快转变萍乡市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萍乡市委市政府大力统筹整合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财政资金,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集中力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生态、特色、高效”农业新发展。 萍乡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成区流转率达到80%以上,产业结构调整面积204万亩,调整比例58.84%,土地平整面积达到1.73万亩,新增耕地486亩,新增耕地率为1.18%。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耕作条件得到改善,土地资金普通提高100元/亩左右。 2018年6.7万亩建设任务已分解落实到5个项目县区,涉及33个乡镇129个自然村,需统筹资金2.01亿元。今年全市共分6个标段,有7家施工单位中标承包并于10月底全面开工建设,其中,湘东区、芦溪县、上栗县分别采用EPC模式建设,目前,项目投资完成率约30%。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有效提高萍乡市耕地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速乡村振兴,加快萍乡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