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中记者周文昂扬)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把“节地增效”行动作为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推力,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日,萍乡市下发了《关于印发萍乡市节地增效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决定,2019年在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行开展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试点工作,2020年在全市全面开展。建立导向清晰、指标规范、权重合理、分类分档、信息公开的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市、县、园区三级联动的企业“亩产效益”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企业体检档案;实施制造业、生产性服务重点行业“亩产效益”领跑计划;实施资源要素供给差别化,依据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信贷、科技、人力等资源要素供给的差别化政策,扩大差别化价格实施行业范围,加大首档企业激励力度,倒逼末档企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 《通知》下发后,我市将开始实施“标准地”信用奖惩评价机制。配合省自然资源厅开展“标准地+承诺制”企业投资项目信用评价和奖惩相结合监管试点,按照“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原则,依托“信用江西”平台,建立我市“标准地”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信用档案和严重失信名单制度,将企业落实承诺行为信息记入信用档案并依法公开,作为企业享受差别化优惠政策的重要参考。针对严重失信的用地企业,采取联合惩戒。 同时,建设用地将实施“增存挂钩”。今年年底,全市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周期力争达到3年以内,消化批而未用土地8000亩以上。实施建设用地“一张清单”管理,编制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可供土地清单”,明确区域内可供使用的增量和存量土地(包括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低效土地和储备土地等)以及使用不同类型土地的成本、程序和周期等,并向社会公开。继续开展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空闲土地每年处置率不低于总量的15%。到2020年,力争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000亩;确保考核年前五年(不含当年)土地供应率和利用率达85%以上。积极开展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节约集约调查评价,持续实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评价,评价结果适时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县区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分解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