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后,食堂员工穿戴整齐,刚出锅的各色菜品热气腾腾,香味扑鼻;餐桌旁,学生们的交谈声、碗碟的叮当声此起彼伏……6月11日,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萍乡中学(翠湖校区)的食堂迎来第一批分批用餐的学生。 “最近食堂饭菜怎么样?有什么想吃的菜?”学校食品安全总监王军像往常一样,一边吃着和学生同样的饭菜,一边亲切询问。“学校不仅师生同餐,还设置了陪餐制,每天都有值班的陪餐老师陪学生一起吃饭。”王军笑着说,“陪餐不仅仅是简单地和学生一起吃饭,还收集并反馈学生对餐食、环境的意见和建议。” “食堂每天的菜品都不一样,色香味俱全。我和同学都吃得很开心。”用餐结束后,高二学生周婉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食堂墙上悬挂着各类公示资料:陪餐记录表、监督管理意见簿、食材价格表、食堂菜谱等。翻开陪餐记录表,陪餐人员、菜品直观评价、环境卫生评价等,都记得清清楚楚;监督管理意见簿上,则记录着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陪餐时提出的意见与感受。王军指着意见簿上“反映问题”这一栏,向记者介绍:“我们随时接受家长监督,还会定期邀请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代表来学校食堂陪餐、参观后厨。每周菜谱在微信公众号上公开,并主动推送给家长,让家长放心。” 校园餐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众多家长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放心,到公开透明,学生用餐上的改变,是萍乡市建立校园餐“四公开、四监督”机制的切实体现。该机制通过公开收费标准,让家长和社会清楚费用金额;公开每周食谱,让学生和家长了解饮食安排;公开操作流程,让家长明白食堂操作情况;公开支出明细,确保食堂经费使用合理、透明,让校园餐在阳光下运行。截至目前,全市648所有食堂的学校已建立“收费公开、支出公开、家长日公开、菜谱公开”制度,举办开放日活动2000余次,收集合理化建议200余条。 走进后厨,各类消毒台账、菜品存储区、不同菜品加工区安排得井然有序。学校食品安全员陈永初介绍,学校用好“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对后厨进行24小时监控。“我们每天都严格把控食材验收、储存工作,遵循餐饮加工规范,并着力规范卫生管理工作,做到餐具清洗、消毒、存放全面达标。”陈永初说。 萍乡市还建立了“联动监督、专审监督、智慧监督、执纪监督”机制,联合教育、市监、卫健等部门,定期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并统一公布校园餐举报电话和投诉二维码,实施“娘心餐,码上办”行动,推行二维码和小程序数智应用试点,畅通投诉渠道,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同时,推进食堂大宗食材分项分段招标集采,降低校园餐成本。 “我们将持续优化‘四公开、四监督’机制,拓宽与家长沟通的渠道,确保校园餐既营养又健康。同时,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做好跟踪落实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落实落细,全力把校园餐打造成放心餐、‘娘心餐’、惠民餐。”市教育局校园餐相关负责人说。 短评 校园餐承载着民生关切。萍乡市全面推进校园餐“四公开、四监督”机制,创新开展二维码和小程序数智应用试点,公开校园餐标准、食谱、流程、支出,将原来写在纸上、贴在墙上的信息由线下被动公开,变为线上主动公开;通过强化联动监督、专审监督、智慧监督、执纪监督,设立陪餐值班岗,畅通沟通投诉渠道,凝聚监督合力,真正让校园餐在阳光下运行,成为家长安心、学生暖心的“放心餐”。 (全媒体记者 陈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