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2点突然停电,全家都被热醒了。幸好微信群里有物业服务信息,赶紧联系了物业。不到半个小时,家里的电路就修好了。”7月4日,跟记者说起“共享物业”带来的便利,在湘东区峡山口街昌盛社区住了20余年的居民付国萍连连点赞。
昌盛社区与萍乡市许多老旧住宅小区一样,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这些老旧小区分布零散、规模小,建设时间久远,基础设施老化,维修成本高,加上居民也没有交物业费的意识,许多物业公司不愿进驻。在城市化进程中,老旧小区“失管”难题该如何破解?该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物业服务新模式,安源区创新推行“信托制”物业管理机制,将原本基于物业合同形成的双方交易关系,转变为业委会为委托人、物业企业为受托人、全体居民为受益人的三方信义关系,建立议事平台,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湘东区将辖区内分散的独栋楼、非集中连片住宅和规模较小的小区,整合成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引进物业服务企业,实施“共享物业”和“居民议事”机制,实现多元共治。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市有关部门联合街道、社区上门入户,了解居民对物业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记录在册。如今,各个小区的路灯坏了有人修、化粪池堵了有人疏通、居民家水电坏了有人上门维修……居民满意度越来越高,居民缴纳物业费意愿大大增强。不少居民对小区的变化竖起大拇指,“现在小区里大道小道都干净,保洁员都很尽责。”
近年来,随着该市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的深入推进,物业服务成为小区居民关心关注的焦点,也成为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围绕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后期管理这一目标,该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将学习教育与推进民生实事紧密结合,组织广大干部下沉一线调研走访,建立问题清单,推进整改整治,加快城市品质“提档升级”。市住建局联合街道、社区充分征求居民意见,协商确定老旧小区改造后期管理模式,通过引进物业公司、社区代管、居民自治等多种形式,探索建立适合老旧小区特点的“微治理”模式和长效管理机制,让居民由“被动管理”转为“主动参与”、小区治理由“独角戏”转为“大合唱”。今年5月以来,该市有关部门联合街道、社区等对居民反映强烈的楼道堆物、车辆违停、飞线充电、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进行了大力整治,受到居民好评。
(全媒体记者 袁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