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林下长出“金叶子”

2025-7-15 20:27|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夏日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林农们已穿梭在藤茶丛中。指尖轻掐,带着晨露的嫩芽簌簌落入竹篓,山野间弥漫着清冽的草木香。抬头望去,高大的杉木如伞盖遮天,中层楠木幼苗亭亭玉立,林下的藤茶正舒展新叶,一幅“上中下 ...

夏日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尽,林农们已穿梭在藤茶丛中。指尖轻掐,带着晨露的嫩芽簌簌落入竹篓,山野间弥漫着清冽的草木香。抬头望去,高大的杉木如伞盖遮天,中层楠木幼苗亭亭玉立,林下的藤茶正舒展新叶,一幅“上中下”立体生长的生态画卷在山间铺展——这片林下空地,如今种出了带动农户致富的“金叶子”。

  一片叶子激活千亩山林

  “守着青山绿水,如何能固本强基真惠民?”这是位于芦溪县的萍乡市大安生态公益林场需要全力以赴着手解决的问题。转机出现在对林下经济的深挖中——藤茶,这种被称为“黄酮之王”的植物,药用和茶饮价值兼备,更能在林下茁壮生长。林场将1000亩林地改造成“大径材培育+珍贵树种种植+藤茶种植”的立体种植模式——林上的杉木20年成材为长远储备,中层楠木保障森林永续更新,林下藤茶当年种植即可采收。“以前只知道砍树卖木头,现在把林地‘上中下’的空间全用上了,也实现了‘远中近’的价值永续。”林场负责人算了笔账,这样调整可以让林木生长加速,森林固碳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也更强了,碳库、水库更丰实,钱库、粮库也跟着饱满了起来。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生金”

  改革的背后是制度创新的支撑。近年来,芦溪县林业局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行“林场+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通过“三权”分置确权登记与林地收储流转等举措,将零散的集体林权集聚成规模经营。

  为了让林农种得放心、赚得踏实,大安生态公益林场专门组建技术服务队,为周边村的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技术指导。新泉乡市上村林农陈占宇就是受益者之一,“林场技术员手把手教,种苗和技术全免费,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鲜叶按市场价全额收购!”陈占宇算起收成时笑得合不拢嘴:“今年预计收入15万元,林下真能种出‘金叶子’!”

  小叶子变成“金叶子”

  品牌打响了,藤茶的路子越走越宽。“大安藤茶”注册了商标,办理了食品生产许可证,推出“藤宝”IP,制作挂件、玩偶,带着产品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名气从县内传到了省外。

  2024年,林场与江西农业大学共建藤茶特色产业基地,开展品种培育与深加工技术研发。更暖人心的是与芦溪县特殊教育学校共建藤宝基地,让特殊儿童在这里学习扦插育苗、制作茶叶,既能学习技能又为融入社会构建了平台。林场还规划了林旅融合线路,游客可以跟着林农体验采摘,在标准化加工车间观摩杀青、揉捻、烘干等制茶全过程,还能及时品尝到新茶的清香和甘甜,一条“种植+加工+体验”的全产业链,让一片叶子衍生出多重价值。

  如今的大安生态公益林场,千亩藤茶基地年产值近360万元。

  山还是那片山,却从“沉睡的宝库”变成了“沸腾的热土”。风吹过藤茶丛,沙沙声里藏着林农的欢笑,也奏响了集体林改中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的新乐章。

  (全媒体记者 李娅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