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以“民政温度”绘就幸福画卷 ——“十四五”期间萍乡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2025-11-14 14:24|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从社区“安源红”邻里之家飘出的饭菜香,到农村互助养老点传来的欢声笑语;从低收入家庭收到精准推送的救助政策,到婚姻登记处新人践行“零彩礼”的新风尚……“十四五”期间,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 ...

  从社区“安源红”邻里之家飘出的饭菜香,到农村互助养老点传来的欢声笑语;从低收入家庭收到精准推送的救助政策,到婚姻登记处新人践行“零彩礼”的新风尚……“十四五”期间,市民政系统紧紧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持续深化民政领域改革,扎实推进社会救助、福利保障、事务管理、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让“民政温度”可感可及。

  五年来,全市民政系统佳绩频传,市民政局获得全省民政高质量综合考评优秀单位、全市“五年新跨越”优秀单位等荣誉,湘东区民政局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彭利涛获评“全国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多项创新做法获中央、省级媒体推介。

  精准施策强救助 筑牢民生“保障墙”

  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一头牵着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一头连着社会的公平与温暖。五年来,萍乡市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持续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让兜底保障更有力、更精准、更温暖。

  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先后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低收入人口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为基础,以专项救助为支撑,以急难救助为补充的救助制度框架,推动社会救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

  保障标准稳步提高。2021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社会救助资金27.7亿元,城乡低保、城乡特困标准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39%、62.8%、39.3%、61.8%,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全面建立,切实兜住兜准兜好了民生底线。

  服务方式创新发展。依托“数字民政”平台,建立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归集12万余条低收入人口信息,实现精准识别、主动救助。探索“实物+服务”救助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探视巡访、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等专业服务,累计投入资金2484万余元,推动社会救助从“温饱型”向“温暖型”转变。

  聚焦“老幼残” 织密福利“幸福网”

  “一老一小一残”,是民政服务中最柔软的群体,也是最需要温度的关切所在。

  在养老服务方面,中央财政支持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顺利实施,对1370户特殊困难家庭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提供居家上门服务15万次,以中部地区试点市第四名的优异成绩通过验收。构建起以“三补贴”“一保险”为主体的老年人福利政策,2024年为4.68万名高龄老人发放补贴3412万元,为2.44万名经济困难老人发放补贴1357万元。全市建成14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1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21家社区嵌入式养老院、60家“一老一小幸福院”、15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以及580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安源红”邻里之家品牌获全省推广并在央视报道。

  在儿童关爱方面,建立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自然增长机制,机构养育孤儿、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70元、1550元、1550元。残疾孤儿(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照料护理补贴增长至每人每月1600元。实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落实保障对象年满18周岁后继续续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市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联定点康复机构,与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优化饮食营养供给。推进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开展“喘息服务”托养。

  在残疾人保障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10元,实现“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市精神卫生福利院建成投用,推动“精康融合行动”落地见效,县区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现全覆盖。

  社会事务提质增效 擦亮服务“民生牌”

  殡葬、婚姻、流浪救助等社会事务,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文明程度。该市聚焦规范管理,着力提升社会事务水平。

  殡葬改革成果持续巩固。全市殡葬基础设施覆盖率、遗体火化率、骨灰入公墓安葬率实现三个100%,新建和提升城市公益性公墓7个、农村公益性公墓791个,打造了60个省级示范性殡葬基础设施。惠民殡葬政策全面落实,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人均标准达2300元。

  婚姻登记服务更加便民。完成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档案电子化,全市登记员持证上岗率达100%。湘东区建成全省婚丧领域移风易俗示范点,打造婚姻主题公园;全市641个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彩礼限额,举办多场“不要彩礼要幸福”公益集体婚礼,倡树婚俗新风。

  流浪救助管理规范有序。完善救助站管理制度,加强街面巡查和站内照料,自2021年至2025年10月底,累计救助2703人次、护送返乡159人次,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权益。

  基层治理协同创新 激活共治“新动能”

  基层治理有活力,民政服务才有根基。该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治理体系不断优化。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实现书记、主任100%“一肩挑”。优化城区街道设置,推动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

  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党建“六同步”“两纳入”,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百社解千难”等公益行动,建成7家孵化基地,累计投入资金1337.78万元。常态化开展规范检查和“僵尸组织”清理,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慈善事业蓬勃向上。优化慈善组织认定程序,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2024年“慈善一日捐”筹集善款502.67万元,线上募捐额较2023年翻两番,慈善氛围日益浓厚,“小城大爱”正成为城市的动人名片。

  从“兜住底”到“兜好底”,从“有保障”到“有品质”,“十四五”期间,市民政系统用一个个扎实的举措、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让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民政温度”越传越远。(全媒体记者 李娅之)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