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梁永明 经济发展的“大变样”,是最基础的“大变样”。 2016年至2018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预期,其中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915.15亿元到2018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9.05亿元,增幅排名从2015年全省第九位上升到2018年第五位;财政总收入从2015年的130.4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61.58亿元,增幅排名从2015年全省第五位上升到2018年第四位;工业增值税从2015年的13.79亿元增长为2018年的24.75亿元,增幅排名从2015年全省第八位上升到2018年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排名从2015年全省第十位上升到2018年第七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名从2015年全省第十位上升到2018年第八位。 2016年以来,萍乡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刀阔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塑产业发展新体系。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市委、市政府坚持有取有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产业不断迈上中高端。对一些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进行大力整顿退出,坚决完成省里每年下达的去产能目标。尤其是2016年,完成钢铁去产能215万吨,煤炭去产能324万吨,倒逼煤炭、钢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了煤炭、钢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产业效益。同时,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大力扶持,加快推进电瓷、陶瓷、水泥、花炮等产业整合升级,重塑了新优势、新亮点。芦溪电瓷产业通过与中材合作,不仅成为百亿元产业集群,而且行业技术水平和高端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中材江西电瓷公司的“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项目还荣获2017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近30年来我市在全省科学技术奖励中获得的最高荣誉。陶瓷、水泥、花炮产业经过整顿、改造、提升,大幅度提高了产业集聚度,增强了行业竞争力。“湘东工业陶瓷”区域品牌价值被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为21.26亿元,潜在价值近70亿元。目前,湘东陶瓷产业正在与中材加强合作,加快向节能环保产业转型。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市委、市政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着力打造“两高两低”新产业体系,抢抓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重要契机,举全市之力开展产业招商活动,狠下决心引进和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取得显著成效。3年来,全市引进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1454.6亿元,引进亿元项目33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3个,迅速形成电子信息、空压机、医药食品、海绵、节能环保等几个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集群。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旅游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加快发展优质全域旅游,促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 萍乡转型升级的路子越走越宽,步子越走越快。连续3年获得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连续3年获评“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市”,2018年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先进设区市”,四个小地市第一名;成功获批第二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