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萍水河畔新发展政协委员看变化”考察组沿着萍水河从东源走到田中湖,沿途看到了萍水河由涓涓细流汇成奔涌大河,更看到了河水变清、河岸变绿、民居变靓、老百姓安居乐业,感受到了祖国70年的发展变化,令人欣喜。 萍水河发端于杨岐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上游经过的地方基本都是山村。在以前的印象里,山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土坯房,房子低矮,条件简陋,出门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进门看不到几件像样的家具。 然而,五天的行走,我们欣喜地发现,萍水河沿岸的村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造型考究的民居或并排而建,或散落而居,间或一栋别墅掩映青山绿水间,平整而宽阔的水泥路与新建的桥梁纵横交错,将散落在萍水河畔的房子连接在一起。虽处于山野,却让人有一种置身城郊的错觉。 滩头桥位于东源乡上埠村,两河交汇,建桥处河道又拐了一个大弯。村民们告诉我们,以前要是连着几天下雨,河水就会上涨,漫桥进屋,村民们苦不堪言。滩头桥边的老住户、今年72岁的刘祖生大爷,指着河边一栋三层小洋房,笑着感叹道:“以前哪有钱建新房子,又哪里敢建新房子,洪水一来,什么都没了。现在好了,啥也不用担心了,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 这种变化,世代居住在萍水河边的老人们感触最深,他们见证了70年来萍水河畔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是这种变化的受益者,因而格外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刘祖生甚至创作了一首快板词,专门颂扬政府对萍水河的综合治理。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才能稳定,稳定才能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萍水河畔的老百姓在党的惠民惠农政策下,通过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几天的行程里,我们在曾经被作为落后代名词的乡村看见四通八达的硬化道路、充满现代气息的村居,俨然一派现代版的田园风光。 沿河而下,美丽的萍水河像一条飘逸的丝带,蜿蜒在起伏的群峰之间。而河畔两旁美丽的农民住房,更像是点缀在这条丝带上熠熠生辉的宝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