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扶贫路上,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创业指导和爱心捐资;在就业扶贫路上,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送岗位、送技术;在健康扶贫路上,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送医、送药;在助学扶贫路上,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爱心资助、真情关怀。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以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助力脱贫攻坚”专项活动,组建了产业扶贫服务队、就业扶贫服务队、健康扶贫服务队、助学扶贫服务队,主动对接贫困村、贫困户,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助学扶贫等活动,用“劳模精神”照亮脱贫路,让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高质量脱贫。 助贫困户当“小老板” 上栗县首家劳模爱心超市开业啦!安源区首家劳模爱心超市也开张了!莲花、芦溪、湘东等县区的劳模爱心超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张营业,助一户户贫困户当上了“小老板”。 全市首家开业的劳模爱心超市落户上栗县桐木镇周田村贫困户荣联华家。今年6月开业以来,超市经营已步入正轨。从贫困户变身小老板的荣联华学会了进货、标价、促销等经营之道,生意红火,每月净收入能达到1000元左右。 捐建“劳模爱心超市”是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开展产业扶贫的创新举措。目前,百余名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与了捐建劳模爱心超市。全市已有15家劳模爱心超市开张营业,7家正在建设中,带动贫困户每月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增强了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和“造血功能”。“创业不忘劳模,脱贫感恩政府”成为每位劳模爱心超市“老板”的真诚感言。 帮贫困群众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市总工会成立就业扶贫服务队,动员企业家劳模勇担社会责任,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 霜降时节,湘东区腊市镇乌岗村、庙岭村的几千亩高产油茶林里,硕果累累。村民们正在抢抓时节采摘油茶果。这片油茶林是市劳模糜辉斌流转荒山种植的。每年采摘期,糜辉斌都会以每天100元的劳务费,优先安排村里的30名贫困户到油茶林务工。 同样,在安源区,市劳模钟焕然创办的大城农业综合有限公司,在2000多亩油茶林基地里安排23名贫困户就业;省劳模李志务创办的江西安电电气有限公司,安排20名贫困户就业。 今年来,很多企业家劳模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将基地的建设与贫困户利益高度联结,通过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集中培训、栽种、统一销售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市企业家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255人。 为贫困群众义诊送药 为缓解贫困户因病致贫问题,市、县工会动员卫生系统劳模,组成健康扶贫服务队,走进贫困户家里,开展义务医疗服务。 8月29日,省劳模、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文剑波和5名同事来到上栗县桐木镇周田村,为困难群众检查身体、诊断病情、讲解卫生保健知识,认真解答贫困户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愈后疑难问题。 湘东区健康扶贫服务队走进麻山镇桃源村,为贫困群众开展听诊、量血压、测血糖、测视力、做心电图等检查。芦溪县劳模健康扶贫服务队全体成员来到源南乡新下村贫困户家中,为他们送医赠药。 一场场义诊、一次次送药,劳模专家医师团队关爱贫困户身体健康,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的欢迎。 向孤困儿童送温暖 扶贫更扶智。市总工会引导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积极投身公益助学,为贫困户子女提供资金资助、物资帮扶、兴趣爱好帮扶、心理关爱等,给孩子们阳光般的温暖。 8月31日,萍乡市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灯塔计划慈善基金启动“助学、筑梦、铸人”孤困学生帮扶项目。这是由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倩发起并实施的公益项目。未来3年,吴倩和她的公益团队将对180名孤困儿童开展助学帮扶,每月为每个孩子发放100至300元助学金,三年将发放助学金100万元,同时还将实施读书计划、特长计划、成长计划,针对孤困儿童开展心理辅导、日常关怀、学习提升等方面的关爱帮扶。 省劳模杨建萍成立的城北地产教育基金会,今年资助了26名贫困大学生、15名贫困中小学生。在莲花县,陈冬文、刘桂德、朱刚强、刘怡林、陈琼、周新、金绪宜、曾庆福、贺星等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向县乡教育基金会及劳模协会捐款50万元,资助300多名困难学生走进高中和大学校门。 目前,全市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已帮助500多名贫困学生就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