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萍乡坚持涵育气质抓创建 努力打造文化厚重城市

2019-11-25 08:33|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中国日报网

摘要:   文化既是巩固情感认同、赓续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也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近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采访团记者走进江西萍乡,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座1731年从未更换名字的文化古 ...

  文化既是巩固情感认同、赓续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撑,也是凝聚人心、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近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采访团记者走进江西萍乡,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座1731年从未更换名字的文化古城,萍乡充分传承历史文脉,利用红色元素,彰显本土特色,突出抓好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艺精品的打造,进一步提升了文化品位,涵育了精神气质,提高了文明程度。

  精致打造文化阵地

  萍乡以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抓手,把各类文化场馆打造成文化阵地。投资10亿元的全市重大历史文化综合项目南正街综合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鳌洲公园项目已经投入便用,成为萍乡新的城市窗口和城市名片,留住了萍乡的文脉和“乡愁”。投资3亿元的市新图书馆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正在装修,市博物馆完成改造提升工程,安源大剧院为国家甲等剧院,市群艺馆为国家二级馆。大力实施“10+20”工程,将革命旧址、名人故居精心打造为公共文化主阵地,完成安源纪念馆等10处红色文化纪念设施的修复提升和孔原故居等20余处革命先烈故居的改造维修;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近30个红色主题民俗文化馆、近200个红色文化村史馆。江西省最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安源红领巾纪念馆”和江西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好人馆--“萍乡好人馆”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县级文化馆有国家一级馆1个、国家二级馆4个;5个县级图书馆有国家一级馆1个、国家级二级馆1个、国家三级馆1个。完成55个乡镇(街)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73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城区布局24小时智慧书屋、城市书房、借阅书巢等设施,有效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精心组织文化活动

  萍乡结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点,精心策划组织了“红色家书”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改革巨变话萍乡”百姓大宣讲、“感恩奋进”脱贫攻坚大宣讲、“我和我的祖国”快闪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百姓大宣讲以及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同诵“可爱的中国”、同贺“新中国70周年”等系列形式新颖、丰富多彩、极具震撼的文化活动,。

  萍乡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打造特色鲜明“书香校园”40余所、“书香机关”30余个、“书香社区”50余个、“书香家庭”70余个。开展红色大讲堂、文化大讲堂、艺术大讲堂、历史大讲堂等“市民大讲堂”活动200多场。另外,创建了一批萍乡特色文化专家讲堂,打造了一批“书香主题公园”,一座书香充盈的厚重新城正在形成。

  精细创作文艺精品

  萍乡拍摄了电影《有这样一位将军》《黄海怀》《老阿姨》《带你归家》,电视剧《初心》,广播剧《本色》等系列作品,其中电影《老阿姨》、广播剧《本色》、电视剧《初心》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大奖。大型现代采茶戏《将军还乡》入选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创作了《最美的人是你》、《真情永恒》、《萍乡志愿者之歌》等一批歌颂身边好人和志愿者的歌曲。另外,以“安源之夏”、“百姓大舞台”、“大众舞台”等为平台,组织开展了300余场优秀节目巡演、群众文化下基层等系列群众性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活动,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