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文明创建为人民,从一条路到一盏灯,从主干道到背街小巷,从城市公园到小区游园,从硬件升级到政务服务改革,我市不断提升城市建设质量,而所有的努力带来的,是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 “以前我们小区的问题很多,路上坑坑洼洼,化粪池坏了也没人修,根本不像个小区。现在好了,整个小区都铺了沥青路,乱搭乱建的棚子拆了,坏了的化粪池修好了,到处绿意葱茏、整整洁洁,住着都更舒心。”今昔对比,安源镇竹塘社区安源新村的居民邓茂建颇为感慨。安源新村是我市今年开展的老旧小区改造落地开花结果的一个缩影。 由于历史原因,圣淘沙小区的自来水管网频繁出现问题,经常停水,而且因管道破损,导致污水、泥巴进入水管,水质问题严重。路面也多处破损,居民怨言颇多。在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对自来水管网进行了更换,对路面实施了“白改黑”。如今的圣淘沙小区,平坦整洁的沥青路贯通整个小区,绿化带里草木葱茏,车辆停放有序。“经过这次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晚上出来散步的人都更多了。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看到小区的变化,不少居民竖起大拇指,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类似这样的例子近年来在我市比比皆是。我市以问题为导向,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精心精细精致建设美丽家园 作为一个过去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要产业的老工矿城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脏兮兮,黑乎乎,灰蒙蒙”曾是萍城旧貌的真实写照。恶劣的城市环境一度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城市环境,创建文明城市,成为我市上下共同的呼声。 2015年4月,我市获批成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通过几年时间的探索创新,我市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了试点任务,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目标,成功经受住了2018年、2019年主汛期几场强降雨的考验。在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年度绩效考评中,我市连续3年获评全国第一。萍乡海绵城市建设正从全国试点走向全国示范。 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引领,我市城市建设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为“铺平百姓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我市先后实施了城区背街小巷“白改黑”全覆盖提升改造以及城区小巷楼道点亮工程等民生项目,共计改造背街小巷400余条,点亮几万盏楼道灯,真正做到架起百姓“连心桥”、照亮群众回家路。位于安源区东大街的南台巷因萍乡十大书院之一的南台书院而得名,附近有南台小学及众多店铺,人流量密集。“之前这里路面坑坑洼洼,还有很多裂痕,对老人、小孩来说,行走非常不方便。”附近居民欧阳先生说,如今经过一番提升改造,小巷不仅秩序顺了、道路畅了、街面净了,巷侧墙壁上以南台巷本土故事、南台名人及书院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墙画,更是洋溢着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引得人们纷纷点赞。 流万智慧农贸市场过去地面又脏又滑,菜摊摆放凌乱,市场里气味难闻,周边居民都避而远之。经过改造,曾经脏乱的水泥地变成了干净的大理石地面,杂乱无章的摊位变成了琳琅满目、整齐摆放的菜品水果,还新增了分区清晰、价格一目了然的智慧显示屏,让农贸市场从“接地气”变成了“高大上”,成了附近居民都喜欢逛的新型智慧农贸市场,每日客流量近2000人。以前一想到公厕满脑子都是臭烘烘、脏兮兮的形象,如今走进玉湖广场的公厕,干净明亮、味道清新,市民切实从公厕这种小细节感受到了萍城的大变化,纷纷点赞。在凤凰山社区,农贸市场、超市、药房、银行、晨练点、学校一应俱全,且在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门口以及居民区楼道口和道路的显著位置,均张贴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布点图,政务服务、社会事业服务、生活配套服务等基础设施服务点均立在布点图中,便于居民查看。 小街小巷、农贸市场焕然一新,城乡每个角落也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持续开展“厕所革命”攻坚行动,确保城区居民步行10分钟之内能找到公厕,让市民“方便”更方便;结合海绵化改造,大力实施以游步道、骑行道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城市绿道建设提升行动;城镇污水处理和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行动稳步推进,江河湖溪实现清水长流;以城中村、内涝房、危旧房为重点,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有效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各社区市场、运动场地、文化活动中心、医疗服务机构、银行网点等设施实现全覆盖…… 道路整洁了、河水清澈了、空气清新了,萍乡这个昔日的“灰姑娘”破茧成蝶,变成了“俏姑娘”。 呼应群众关切交出满意答卷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直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最为重视的民生工程之一。2018年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幼教普及和城区中学布局优化工程。全市投资建设3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对6所城区中学进行布局优化,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2019年,我市又出实招,启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升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中小学生早到校没开门、放学没人接、留校没事做”等问题。 少有所教,老有所养。过去的湘东区下埠镇敬老院年久失修,院内原有房屋基础设施极差。近年来,经过改造提升,该院成为一所集生活、健身、娱乐、医疗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现代化公寓式敬老院,得到了周边居民的广泛好评。2018年,我市从房屋、设施、人才、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对全市52所乡镇敬老院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力争到2020年全市所有乡镇敬老院100%达到三星级以上标准。目前,已有31所敬老院完成改造。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市本着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原则,聚焦民生重点,把“改”字贯穿始终。践行“创建,让城市更美好”的理念,着力从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2017年的民生工作“八个全覆盖”到2018年的“八大工程”,再到今年的“八大提升”,抓重点、补短板、建机制,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 在惊艳蝶变中,萍乡城市的有形颜值和无形气质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让百姓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