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我市“红色家书”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总决赛侧记

2019-12-19 12:1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朗朗书声脆,弦歌遍一城。12月18日下午,历经近1年时间的层层选拔角逐,我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的中国梦”第二届“红色家书”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迎来了总决赛。一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 ...

朗朗书声脆,弦歌遍一城。

12月18日下午,历经近1年时间的层层选拔角逐,我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的中国梦”第二届“红色家书”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迎来了总决赛。一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的视听盛宴在安源大剧院上演。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作为一座中国近代史和红色革命史绕不开的城市,萍乡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夏明翰就是其中之一。在红色家书诵读《夏明翰》中,来自上栗凤华实验学校的师生们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深情演绎了烈士夏明翰英勇就义前写给母亲和妻子的家书,情透纸背,感天动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从纷乱南北朝的卫国梦,到鼎盛大唐的进取梦,再到近代中国梁启超的强国梦,中国梦浓缩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苦痛和辉煌,从探索中向我们缓缓走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做祖国的好儿童,明天做祖国的建设者”,一篇《少年中国梦》的诵读就是广大青少年对这殷切期望的热切回应。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能单凭死记硬背来传承。”来自芦溪外国语学校的表演者刘艺千芊已经是第二次参加经典诵读活动了。在新学堂儿歌《音韵国学》的表演中,她和同学们用欢快简洁的方式,把《千字文》《三字经》等国学经典用音乐的方式唱出来,令人耳目一新,让大家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之美,领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

红色家书诵读《一封终于发出的信》诉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中华孝道》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永不落幕的孝文化,情景朗诵《红色经典,润泽东方》展现了一位革命家的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穿越古今话经典》让我们一起在诗词的吟唱中涵养心灵,《屈子之殇,一路追寻》道尽了爱国诗人屈原对国事民生的深切忧念和“虽九死犹未悔”的高贵气节,《满江红》诠释了民族英雄岳飞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国学经典是智慧与哲思,历千年流逝,熠熠生辉,启迪心智;红色家书是道义与风骨,任寒来暑往,句句动情,催人奋进。

据悉,“红色家书”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学经典、诵经典,厚增文化底蕴,不断增强诵读的感染力、吸引力,让经典传得更广更开,通过缅怀革命先烈,歌颂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光辉历程,回顾峥嵘岁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入脑、入心,让全体市民自发传承。自去年3月启动以来,全市上下热烈响应,积极行动,迅速掀起了诵读红色家书、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潮,近万人参加活动。经过激烈角逐,节目《夏明翰》《满江红》获得一等奖;《屈子之殇,一路追寻》《音韵国学》《中华孝道》获得二等奖;《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红色经典,润泽东方》《穿越古今话经典》《少年中国梦》获得三等奖。

江丹是本次活动中一些小演员的老师,她表示,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朗诵能力得到了锻炼,还学习和传承了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受益匪浅。红色记忆应该铭记,经典诵读永不过时,作为一名观众,她也深受感染,希望今后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精品的洗礼。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