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博爱、奉献,这3个美好而高尚的词汇,总是会让人想起慈善组织红十字会。 2019年以来,市红十字会第一届理事会充分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依法履行职责,不断改革创新,推进全市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2018年底市红十字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播撒爱的温暖 无论是突发自然灾害,还是日常生活中困难群众需要帮助,市红十字会总是及时伸出援手,把社会各界的大爱送到群众手中。 积极参与抗洪救灾。2019年“7·9”特大洪灾期间,市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和志愿服务队参与抗洪救灾工作,并分4批次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申领、发放价值62.73万元的救灾物资,动员并协助爱心企业筹集、发放价值13万余元的救灾物资,通过发起捐款倡议和网络公益捐赠活动筹得善款25万余元,均用于抗洪救灾及灾后重建。 人道救助持续拓展。2019年先后救助我市白血病儿童及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近10人,帮助特殊困难群众3000余人,同时持续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大力筹资筹物开展慰问活动,全市各地数千户贫困家庭和贫困群众受益。 “三献”工作稳步推进。我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造血干细胞捐献累计15例,库容使用率6.11‰,位列全省第一。2019年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3例,挽救了3条鲜活的生命。积极开展器官捐献工作,截至2019年11月,新增遗体器官志愿捐献登记者86人,累计达462人,增长23%,2019年新增成功捐献9例,累计达46例,挽救了多名生命垂危者,遗体器官捐献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积极组织宣传、参与、推动无偿献血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传递爱的力量 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境况,是红十字会的宗旨。 多年以来,市红十字会坚持强化应急保障,扎实抓好培训工作,传递爱的力量,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2019年以来,坚持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及消防疏散演练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等活动,累计培训数万人次。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促成爱心企业捐建了生命之花纪念园,让我市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有了“家”,我市也因此成为省委书记刘奇就此项工作作出专门指示后第一个落实落地的设区市,获得省红十字会的高度肯定。 同时,利用“5·8”红十字日、99公益日、世界急救日、世界骨髓捐献者日等各种特殊纪念日节点,组织或配合相关部门在定点帮扶点、项目实施点、车站等公共场所积极宣传红十字会法和红十字会相关法律法规、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组建了一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凝聚了更多的人道力量参与、关注、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并激励更多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 建设爱的团队 要发扬光大红十字事业,就要加强自身建设,赢得群众的信任,只有这样,红十字会才能发挥更大作用。 队伍建设持续增强。2019年,市红十字会新组建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和爱眼志愿服务两支队伍,志愿服务队伍规范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组建了市红十字会水上救援队这支专业的应急救援队,培养应急救护师资15人,培训应急救护员5000余名,积极参与灾害救援和重建工作;免费开办两期养老护理员培训班,助力我市养老事业发展。 宣传阵地持续扩大。2019年,市红十字会共刊发刊播300多篇(条)宣传稿件,很好地讲述了萍乡红十字故事、发出红十字声音。如芦溪县农民徐明光的义子捐献遗体事迹在央视新闻播出600余秒,调研理论文章《着力建设五个红会》被《中国红十字会报》刊载等。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3万余人次,并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开辟新的普及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