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萍乡志愿者彭启萍:不想锦上添花 只想雪中送炭

2018-11-14 12:35|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记者周双萍报道:“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这种快乐就是志愿服务的快 ...

记者周双萍报道:“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这种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这种快乐就是志愿服务的快乐,这种纯粹源自于志愿者那颗宁静而又耐得住寂寞的心。”说起十六年志愿服务的艰辛与快乐,44岁的彭启萍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眸子里闪耀着动人的光泽。看得出,作为一个志愿服务时间长达18000多个小时的志愿者,她的快乐的确真正源自于内心。

▲彭启萍给老人梳头

志愿服务其乐无穷

  一转眼,彭启萍做志愿者16年了。从最初在广东打工,跟着别人去做义工时单纯的好奇、好玩,到回到家乡后加入志愿者协会,最终组织成立萍乡市湘东区志愿者协会担任会长,一路走来,她收获了汗水和艰辛,更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喜悦,她也从一名不谙世事的家庭妇女成长为湘东区志愿者的领头羊。

  在彭启萍的身上,散发着浓浓的亲和力,笑容里透着善良,也写着刚毅,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志愿者愿意追随她一起做志愿服务的原因吧?

▲志愿服务之余,彭启萍还是“湘东区新时代传习所”的一名“学习伙伴”

  “放大优点,缩小缺点,包容每一个人。”这是彭启萍为人处世的第一要旨。每个提出加入志愿者协会要求的人,她都会反复重申:做志愿者,第一要工作好,第二要生活好,第三要保持向上向善的心情。作为志愿者,如果你自己天天愁眉苦脸的,又如何能把温暖和正能量送给别人?做志愿者,最主要的不是去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身边的人群里,只要谁家有困难,谁家有意外灾难,不富裕的她总是毫不犹豫掏出钱去帮助。也正因为如此,她才像一根定海神针,将一百几十号人牢牢串在一起,处得跟兄弟姊妹般。

  “会长,每次看你们做活动,我的心都恨不得飞回来。”说这话的是志愿者冯健,有段时间他在长沙帮儿子带小孩,时刻关注和惦记协会志愿服务活动的他苦于分身乏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会长,协会需要我做什么就给我打电话,我一定第一时间参与。”刘艳琪、肖彩萍、彭香兰等人纯朴的话语代表着大部分志愿者的心声。

  “自从做志愿者,我再也不觉得吃饭没有胃口,回家吃什么都香。”这是志愿者钟新娇的心里话。

  志愿者吴瑶是个腼腆内向的人,自从2015年加入协会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开朗自信起来,她说:“非常感谢彭姐,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每天心底的正能量都是满满的。尤其是一穿上志愿者的红马甲,就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要注意形象,不能给志愿者抹黑。”

  同样地,刘树军没来协会前,也是个话语不多的人。自打被彭启萍强行推上主持人席位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变能力、口才有了质的飞跃,再也不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滔滔不绝发言了。

  很多志愿者,不仅自己做公益活动,还带领家人和孩子一起来,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做志愿者的快乐。李群的女儿佳妮是协会最小的志愿者。假期在家,功课不忙时,她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来协会协助工作,从来不埋怨,不怕麻烦。

  奉献爱心,快乐他人和自己。这个共识如同明媚的阳光和闪烁的明灯,温暖着这群志同道合者,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

志愿服务路上携手弱势群体     

  16载志愿服务路上,44岁的彭启萍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人脉资源,带领湘东区志愿者协会发掘自身优点,与全国多家公益组织进行业务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成为战略伙伴。她曾受“壹基金”组织委托,赶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为灾区人民发放救灾物资,为受灾山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包。她还义务献血累计1万多毫升……在街道,在社区,在学校,在工厂,在湘东区的每个角角落落里,她和她的同伴们处处划下了足迹,留下了身影。

  残疾人、留守儿童、贫困妇女、高龄老人,都是他们关注和传播爱的对象。他们在社区进行长达4个月的摸底工作,走访612个残疾家庭,为其中220位残疾朋友送去康复体育器材,手把手教他们使用器材,希望能运用体育的手段和各种运动的方法,借以治疗疾病与损伤,预防并发症,解除残疾朋友消极的心理状态,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亲情饥渴”导致一部分人出现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的偏差,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

  彭启萍带领湘东区的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募集书本、学习用品及体育用品;为他们过集体生日,送上生日蛋糕,点蜡烛、许愿、唱生日歌、做游戏;她邀请有经验的老师、班主任,为留守儿童开展“每月一谈”的讲座、咨询活动,开设心理咨询课堂和热线,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两地书,亲子情”活动,为孩子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

  由彭启萍倡导的“月季花行动”,为特困妇女及其家庭提供心理咨询、救助、家务辅导和帮扶服务。通过入户家访、面谈等方式充分了解对象家庭所有成员的日常生活、住房、医疗、教育及真实经济收入状况,开展适当的就业、子女教育等服务。针对不同类型的妇女群体需求和问题开展婚姻家庭危机干扰、家庭増能、育儿保健等等专业化服务。

巡河护河  保护母亲河

  每周日下午四点至六点,湘东区志愿者协会的“我是河小青、生态湘东行”“巡河护河、我们在行动”的活动雷打不动如约进行:向过往群众发放保护河道的倡议书,宣传保护河道的重要性;围绕河边的小径拾捡垃圾;与水务部门和教育部门联系,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生态意识。

  由于政府高度重视,加上宣传到位,人们的保护环境意识有了很大提高。现在的绿水河,蜿蜒的河面水波荡漾,蝉儿在两岸的树丛中“歌唱”着,河畔树木青青,水质和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想想自己为母亲河出了一份力,志愿者人人心底乐开了花。

  在彭启萍的身上,有一大串光环:  她是 “最美萍乡人”、“最美青年志愿者”、“江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全省铁路团委春运优秀志愿者”;她还是萍乡市“巾帼建功标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湘东好人” 、“萍乡市关爱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去年她还当上了萍乡市人民检察院市级人民监督员,可她说,这不是政治资本,根本不值得炫耀。做志愿服务帮助人,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将这份爱心和善心无限传递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被爱被尊重的幸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