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帮扶确保常态、产业扶贫硕果累累、就业扶贫提升质量、健康扶贫成效显著……2019年以来,萍乡经开区以67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新起点,建立长效脱贫机制在产业、就业、教育、健康等领域持续精准发力,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全年辖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达14100元,同比增长8.46%。 扶贫扶长远,关键看产业。该区致力于从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到提质增效,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投产新浩农业种植养殖、大星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东壁汽车维修保养、田中村靓车洁汽车美容、三田村水产养殖、欣柳休闲农业等6个产业扶贫项目。完善差异化分配方案,重点向残疾人户、无劳动能力户进行倾斜,6个产业扶贫项目中聘请22名贫困户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扶贫产业结硕果,众志成城寻销路,如何破解农产品销售问题,该区积极推进消费扶贫“五进”,截至2019年11月,该区各单位、企业、学校集中认购扶贫产业项目生产的各类产品48万元,确保了项目产品能够产得出、销得出、有收益。全面推进小额信贷工作,出资2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金机制,对有贷款需求的贫困人口实行免抵押“应贷尽贷”。截至2019年12月初,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2户共计153万元,前三季度财政贴息3.8万元。 打开贫困户脱贫致富最直接、最快捷的门路,该区强化就业扶贫拓展扩面,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政策进村活动50余场,引导贫困户进入园区企业务工,对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愿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就业服务达到人均每年3次。实行公益性岗位兜底,全年共安置公益性岗位37人,并对公益性岗位实行全面公示和不定期抽查,杜绝养懒汉现象。用好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两个“脱贫法宝”,开展全区贫困劳动力培训意愿调查2次,根据调查意愿全年安排45人次贫困劳动力参加创业、电商等就业技能培训班,全年发放培训补贴2.35万元。 用好教育扶贫这个消除贫困根源的治本之策,该区严格落实省市教育扶贫资助政策,2019年共发放学前教育资助45人共计3.4万元;从2019年秋季始,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两免一补”,非寄宿困难学生享受小学500元/年、初中625元/年的生活补助,惠及小学81人共计2万元,初中42人共计1.3125万元;普通高中免除学费34人,发放助学金4.25万元;高考入学资助6人共计3万元;中职国家助学资助免学费39人共计1.6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资助39人共计3.9万元。严格落实“雨露计划”资助政策,全年落实“雨露计划”补助人数25人、发放补助资金7.5万元。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疾病成为许多贫困户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该区严格落实省市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出资17.7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出资60.69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加强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建设和运营管理,全区15个行政村卫生计生服务室全部改造升级并投入使用。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工作,确定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赣西肿瘤医院、横板卫生院为区健康扶贫定点医疗机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开通定点外医院住院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协调医保、民政、保险公司在医保窗口进行“一站式结算”服务,并全面推进村级代办服务,确保贫困户住院医疗费用报销做到“只跑一次”,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由家庭医生对贫困户定期开展健康体检、随访、疾病预防等医疗服务,2019年贫困户发生医疗费用同比下降46.8%。(张思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