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改革巨变话萍乡】芦万武:铺筑幸福康庄路

2018-11-15 12:39|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

摘要: “想都没想到,我们‘山里人’日子也能过得这么红红火火。”家住武功山脚下的老谭正满头大汗为满堂的客人们炒着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自芦万武旅游公路贯通以来,原本静谧的乡下热闹了起来,各地游客慕名而来, ...

“想都没想到,我们‘山里人’日子也能过得这么红红火火。”家住武功山脚下的老谭正满头大汗为满堂的客人们炒着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自芦万武旅游公路贯通以来,原本静谧的乡下热闹了起来,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泡温泉的、爬武功山的、乡村休闲的……老谭店里的生意自然也红火起来了!“改革开放政策好,现在又搞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山里人’日子会过得更好。”

40年前,老谭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穷山沟里还能这般富裕起来。受芦万武影响,当地农民工返乡1000多人,农民自主创业形式一片大好,新开旅馆、民宿、饭店50多家,新建农业生态园4个,种植菊花、猕猴桃、黄桃、玉米等果蔬3000多亩,带动1200多名村民参与种植并致富。

芦万武旅游公路是通往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必经之路。截至10月底,武功山风景名胜区2018年累计接待游客141.23万人次,同比增长61.5%;旅游综合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57.2%。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引进并签约大型项目13个,签约金额51.2亿元,完成实际进资5亿元,同比增长21%。通往景点的公路,320国道、533省道、532省道、225省道芦南公路上川流不息,缤纷多彩的驿站和公路也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吸引无数游客停车拍照、观赏休憩。

芦溪公路阔步迈入新时代,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公路人甘当铺路石的无私奉献。今年重阳节,芦溪县公路分局的老同志座谈会上,“老公路”重聚首,回顾往昔岁月,感慨万千。“以前养的都是泥沙路,路上脚盆大的坑,来往车辆呼啸而过,雨天溅身泥,晴天沾身灰。没有机械设备,养护材料都是同志们肩挑、手提、板车拖,修路的石料全靠人工一锤一锤地敲,养路特苦、特累。”看到新修的二级公路225省道,路面宽9米,蜿蜒15.17公里,都是干净平整的柏油路,现年85岁的“老公路人”陈吉中感慨颇深。

“今天出门坐班车来,半个小时就到了分局。要是以前走路3个小时都到不了,我这个80岁的老头要出山?想都别想!”曾负责533省道张佳坊路段养护30多年的罗余堂兴奋地诉说公路的大变样。在没有机械,一切都靠手工操作的时代,他们这些“老公路人”每天早出晚归,夜以继日,但总是事倍功半。老百姓看不到变化,笑称养路队就是敬老院,这让罗余堂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公路发展日新月异,路面宽、质量高、绿化好、驿站漂亮,百姓生活富起来了,养路工人的成就感也提升了。

原本计划年底竣工的225省道芦溪高速挂线大中修工程,国庆节前就竣工了!这是芦溪分局公路科副科长欧阳冰最欣慰的事,作为分局工程建设技术负责人,6月底工程动工以来,他连续100多天起早摸黑,坚守在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把控工程进度和质量。“每天就知道上班,晒得都黑得不成样子了,女儿升初中也没见你管过,每天脑子里都是工作。”妻子刘丹的话里虽带点责备,但更多的是心疼。欧阳冰只是呵呵地笑着,阳光洒在他那黝黑的皮肤上,闪闪发光……

晨光为伍,明月相邀。欧阳冰只是众多芦溪公路人的一个缩影,公路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日常养护、路政管理、排“雷”除险……离不开全体公路人的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改革开放40年来,芦溪公路经历了大发展、大变样、大跨越三步曲。昔日的一条条等外路、泥沙路、搓板路如今成了一级、二级沥青路,省级、市级示范路。两条彩色公路、九个公路驿站、一个服务区构成了一幅幅芦溪美丽公路画卷。40年来,一代代公路人接续奋斗,铺就了一条条造福民生、造福社会经济发展的康庄大道。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