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她”力量 李舟 新春佳节,本是万家灯火团圆时,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个通知、一个电话……她们纷纷戴上口罩,走街串巷。连日来,经开区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一支巾帼力量突起,她们全力以赴、主动担当,切实履行联防联控责任,积极做疫情防控的战斗员、监督员、宣传员,用实际行动彰显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美逆行者的风采。 巾帼防疫队: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我感到很骄傲 “作为一名党员,我申请加入到一线工作中!”“我也是,我在萍乡过年,参加防疫工作很方便!”……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容不得半点马虎,这时,经开区相关部门的妇女职工、各村妇女小组长、社区妇联主席等组成的“巾帼防疫队”主动出击,纷纷向上级申请加入防疫战线。 “大爷,记得尽量少出门,多洗手”“阿姨,记得做好防护措施,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充满温度的“家常话”经常从她们的口中说出。来自社会工作管理一局的林女士是“巾帼防疫队”的代表之一,她谈到,“从腊月二十九日一直加班到现在,每次回家,我都要和家人保持距离并要求她们不要靠近我。孩子老问,妈妈你过年怎么也这么忙。”林女士表示,“我不仅是孩子们的妈妈,也是辖区人民的保护者,在这种关键时刻临危受命,我感到很骄傲。” 除了林女士,还有很多和她一样忙碌奔波的身影。她们联合防控小组对辖区武汉回萍人员跟踪回访、信息核实,电话打到嗓子哑;她们带头深入辖区住宅小区、超市、药房等排查走访,劝散聚集人群;她们协助医护人员为居民群众测量体温及宣传防疫知识;她们设卡值班,寒风中坚守岗位…… 社区书记:社区第一责任人必须冲在一线 本来,上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兼妇联主席张利梅计划在春节期间开展系列新春活动,“谁曾想一场疫情把一切计划都打乱了,原本预想温馨祥和的春节活动通通取消,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1月22日,张利梅接到通知,立马加入到“巾帼防疫队”的队伍。 连日来,张利梅每天在统筹社区物业管理、网格管理等工作,保障社区防控措施稳定运行,并协助上级单位和卫生部门为居家隔离的家庭提供服务,保障隔离服务不中断。在社区行政服务大厅,总是能看到她值班的身影,接待群众紧急来电咨询或处理诉求;在辖区小区的各个角落,总是能看到她跟进消毒杀菌工作、宣传工作的脚印。 “作为社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必须冲在一线,这是应该的。”张利梅说,“还有很多同志在坚守一线、默默付出。” 夫妻同心:坚守在抗疫一线 “我们自愿申请加入到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工作一线,请组织同意!”发出铿锵有力请战声的正是奋战在防疫最前沿的经开区城管局一对90后夫妻——姚浩和她丈夫赖超。在1月24日全省宣布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次日,姚浩克服自己怕冷、胆小等困难,毅然跟丈夫一起申请到萍乡北站、沪昆高速出入口24小时义务值班值守中。“舍小家顾大家,不得胜利不归来!”像姚浩和赖超这样奋战在基层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大星村妇女主任姚芝文的丈夫王清和也是经开区城管局主动请战抗疫一线的一员,除夕夜,在王清和值守一线的时候,姚芝文偷偷躲在被窝里抹眼泪,9岁的女儿见了居然鼓励她:“妈妈,你没有爸爸勇敢哦。”女儿的这句话让姚芝文深有感触,大年初一,姚芝文叮嘱女儿乖乖待在家里不能出门后也加入到“巾帼防疫队”队伍中,开始对大星村的500多户居民进行排查摸底。 下个不停的“红包雨” 李泓作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升坊镇广大干部职工和党员群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2月1日晚,升坊镇党员干部群中出现一个备注为“战友,我来支援你!”的红包,在了解到莲花县人民医院连日来一直处于防控疫情的高压工作状态、物资告急后,群内引发了一场红包雨,百余个红包瞬间刷屏。这是由该镇全体党员干部自发组织,为战斗在最一线的县人民医院进行的自愿捐款活动,就在大家都以为这次捐款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人悄悄地发出了一个特大红包。 原来,浯一村党支部书记彭金明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并未在群内捐款,而是主动联系镇党委,为县人民医院带去了一个特大“红包”。 2月2日上午,彭金明随升坊镇有关人员赴县人民医院进行现场捐款,捐赠金额10万元,专项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对县医院领导的赞扬和感谢,彭金明说:“作为一名党员,这是我应该做的,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经历过非典,那些直面病毒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才是最可敬的,我只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咱们县抗击疫情作一点点贡献。” 据了解,彭金明今年43岁,曾荣获市劳动模范称号,在此次捐款前就已经累计向社会捐赠30余万元。这些天为抗击疫情,彭金明动员全体村民,全面部署,带领村“两委”工作人员主动放弃假期,提前上班。从大年初二开始,连续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外出巡逻值守,上户宣传排查。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10多个昼夜的奋战,有效提高了村民防控意识。 “有需要,我就上” 段珊珊 “请您理解,现在非常时期,无特殊情况不得出入。”在东桥镇兰台村疫情防控检查点,又多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一个小伙子正忙着劝返通行车辆,并配合医护人员做好车辆人员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这个小伙子就是春节休假回家探亲的22岁现役军人刘希。 今年是刘希在部队服役的第四个年头,这个春节正好有了回家探亲的机会。而本应该是和家人好好团圆的日子,却正好赶上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得知兰台村党支部需要疫情防控值守人员后,刘希立即主动请缨,要求加入疫情防控的战斗一线。刘希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一名军人,现在正是人民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应该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几天,兰台村的微信群已经被捐献物资、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的申请刷屏了。”兰台村主任段艳辉说。不仅兰台村如此,东桥镇主动请缨参与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的300余名党员群众,也正用自己的一分热、一分光,全力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心为民守初心 汤阿灵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驻芦溪县新泉乡河坑村“第一书记”卢达深刻意识到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严峻性、复杂性、残酷性,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群防群治,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全村党员一道,投入到河坑村疫情防控工作中。 卢达认真研判当前河坑村疫情防控形势,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工作责任,村“两委”和村级后备干部6人每人负责一个村民小组,与全村23名共产党员、6名村民小组长、9名村民代表一起包干村组,将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到人。他上门入户发放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传资料200余份,向村民详细讲解病毒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使疫情防控知识家喻户晓,消除了村民的恐慌心理。密切监测重点人群,针对疫情发生时间与春节返乡人员增多叠加的情况,对返乡人员70余人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摸排,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停止一切聚集活动,劝说村民不外出、不拜年、不聚餐,不跳广场舞,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待在家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河坑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全村无一例疑似病例。 白源街有一个姚“代办” 陈妍 周景可 桂秋 连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蔓延,白源街上下众志成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全体动员、全力投入,恪尽职守,在防控疫情的一线亮身份,冲在一线、干在一线。长溪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姚秀萍就是这样一位冲锋在前的基层党员干部,她针对每一个隔离家庭,主动为他们提供“代办”服务,被大家亲切称为姚“代办”。 面对疫情主动请缨 自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的第一枪开始,姚秀萍就主动放弃了在家陪伴老人孩子的时间,面对严峻的形势,紧迫的工作任务,她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她从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开始投入与疫情抗击的战斗中,未有一日休息,她没有太多的言语表态,也没有任何的抱怨之声,挺身投入到防疫战役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着一名党员干部践初心担使命的责任和担当。当居民足不出户的时候,她出现在长溪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口罩就是她的“战斗”装备……姚秀萍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这样的特殊时期,要发挥好带头作用,苦点累点都不怕,只要能让群众安心。” 细致排查挺身战“疫” 在春节期间,姚秀萍挺身战“疫”,深入人员密集场所,提醒群众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每天挨家挨户排查疫情,逐一核查返乡人员,重点关注湖北返乡人员,对返乡人员造册登记,为确认居民的个人信息,她敲开一扇扇关着的门,排除每一个隐患……这段时间,姚秀萍白天走到腿发酸,晚上还要加班做好数据统计工作,然而如此“白加黑”、高强度的工作,她却笑着说:“旁人都赞我身体好!其实我一直告诉自己,疫情不收我不收兵。”她与同事们对全村人员进行了地毯式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分类登记人员信息;对武汉归来人员每日跟踪观察,落实居家隔离措施,不断宣传疫情防控讯息,极大提高群众的防控意识,确保了全村百姓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了有利先机。 “代办”服务传递温暖 “这是给你家宝宝用的尿不湿。”2月1日一早,姚秀萍又一次登门,将尿不湿交到长溪村湖北返乡居家隔离的何女士手上,何女士感动地说:“想不到异地他乡还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暖,我们一定配合党委政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原来,何女士一家刚从湖北恩施到长溪村,准备来丈夫的厂里团聚过年,虽然身体没有感冒等异常症状,但是了解到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潜伏期内有传染,为了避免可能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她自己在家实行隔离观察。姚秀萍在第一时间就掌握了情况,立即上门宣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与村卫生室医护人员上户测量体温,建立台账,并成为了何女士一家居家隔离期间的“代办”。2月1日早晨,姚秀萍与医护人员在为其测量体温时得知何女士的小女儿没有尿不湿,立即到附近母婴店购买两袋婴儿尿不湿,送到何女士家中。 姚秀萍作为长溪村提供“代办”服务的村干部,她积极做好居家隔离群众的服务工作,在精神上给予关爱,定时通过电话或微信视频联系,及时了解隔离人员的需求,为居家隔离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虽然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直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但姚秀萍说,“目前村里居家隔离的返萍人员身体状况都很好,但观察期没有过,谁也不能掉以轻心。” 党旗飘扬在防疫一线 陈雅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峡山口街日星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体系的优势,社区广大党员紧急动员,迅速行动,顽强奋战,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冠状病毒不可怕,就怕人们不听话,不走亲不访友,不在外面到处走……”在日星社区,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党员拿着小喇叭宣传。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日星社区全面实施“1+N”党员联户,联户党员做好疫情防控的信息宣传员、入户排查员、数据报送员和后勤保障员,用实际行动检验初心使命。 向正清,83岁,一名退休的党小组长,每天都和年轻巡防队员一起在检测点站岗,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外面寒风凛冽,大家都担心他年老容易感冒,一直劝他回家,他总是回答:“能多站会就多站会,能多帮点忙就多帮一点。” 居民硬闯封路围挡,检测点有人不配合测体温,隔离户忍不住要强行出门,每每遇到这些难题,一名退休的妇女主任谢淑明,总是能巧妙地解决问题。作为一名70岁的老党员,她一直用自己多年来与居民打交道的智慧与经验一次次化解矛盾,维护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定。 “我是党员,有需要帮助的吗?”“人头我最熟悉,各户情况我最清楚,排查走访我一定要参加!”“你们太辛苦了,我来值守,你们去喝杯热水。”在日星社区,总能听到这样“请战”的声音……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日星社区的党员始终坚守阵地,成为这个特殊春节里最美的“逆行者”,引领群众防范疫情,组织群众共同战“疫”,为防疫工作凝聚了磅礴的力量,为党旗增添了光彩。 为村民“跑腿”的村支书 刘艳红 2月5日,新泉乡檀树下村党支部书记卢文林又一次早早起床,像往常一般带上“记账本”,骑上摩托车,准备新的一天的“代购”采买,自从全村实施交通临时管制以来,这一连串固定动作成了卢文林的日常。 “高丰组罗嫂5斤面条”“岭上组刘花桂一箱牛奶、一袋纸巾”“沈家坊罗大爷感冒药一盒”……卢文林随身携带的小本子里,记着村民的购物清单。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逐步蔓延的严峻形势,檀树下村在村入口处设立检测点,党员干部和村民志愿者全天候站岗检查登记,卢文林更是带头起早摸黑地站岗、巡逻,并挤出时间上门上户提醒村民少出门、戴口罩,给村民讲解疫情的严重性,让村民提高防控意识。确保村民不外出、不聚集后,但又因檀树下村内没有菜场、商店,外出买东西成了摆在村民眼前新的问题。于是,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卢文林主动请缨,承担起繁杂的采购工作,开始为村民代购起生活必需品,做起了“代购员”。 卢文林骑着摩托车匆匆赶往新泉家惠超市。每买一件物品,他都要反复核对,再三打电话确认村民所需物品的型号、口味等。杂货店、药店、超市,卢文林马不停蹄,终于在上午11时赶回了村里,车后座上绑着的东西满满当当,全是给村民代买的物品。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这些天辛苦了,要忙着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帮我们上街代买东西……”“跑腿书记”卢文林的举动,让村民感受到了暖暖的温情。 “我一定坚持给大家伙做好代购员,方便大家的生活,在这困难的时期大家一起努力,渡过难关!”这些天,上街采购的路途虽远,但卢文林与村民的心却很近。 “这个‘守夜人’我得当” 李宁 1月24日晚上8时,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准点直播。在泉南高速莲花县升坊镇出入口的路边上,一位身材不高,穿着棉鞋,口罩搭在下巴上的男子,正大口地吃着泡面。没吃上两口,匝道上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轿车向这边驶来,他放下泡面急匆匆地向车子奔去。戴好口罩、拦车、指挥停靠、测体温、登记信息,熟练地操作着。这名男子是莲花县升坊镇石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文平,当天他已经在这里值守了12小时。 石江村外出务工人口多,特别是从湖北务工返乡人员,居住较为分散,疫情防控任务重。彭文平每天都要到村里带着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摸排检测,宣传防控知识,指导做好消杀工作,忙得团团转。高速收费站的联防检测点设立以来,看到镇里人手更加紧缺,彭文平又积极参与值守,白天没时间,就申请晚上值守。家里人颇有怨言,“年前备货打扫样样没管,那么多人都从湖北回来了,就指着你在路边守着。”但彭文平却说,“我是党员,这个‘守夜人’我得当。” 战“疫”一线“花木兰” 黄荣发 繆思博 如果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那高洲乡高滩村妇联主席谢香莲就是奋战在前线的“女兵”。 自高洲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开始,谢香莲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从一开始摸排武汉或经武汉返乡人员,她与村支部书记王光辉一起走遍全村所有春节返乡人员。对于确定从武汉返乡的人员,她认真记录下每个人的回家时间、回程方式、回家后接触到的人、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等,并叮嘱其不要到处乱走、减少与人群的接触。对于从湖北其他地区返乡的人员,她与王光辉一起详细询问回家路线,并一一记录在册。 高滩村村委会周边有不少小卖部,平日里许多村民就会聚集在此聊天、打牌、休闲。为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谢香莲苦口婆心劝大家各自回家、不要聚集在一起,换来的却是村民们的不理解。对此,谢香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村民的利害关系出发,把专业的疫情防控知识转化成朴实的方言。最终,在她不懈地劝导下,村民由当初的不理解,慢慢转变成配合村里的工作。 春节期间是办酒席的高峰期,高滩村也不例外。接到上级部门要求暂停举办农村红白喜事的通知后,谢香莲与王光辉一起对全村春节期间将办宴席的家庭进行劝导。能打电话做通工作的,她与王光辉一起在电话中与群众讲清疫情的传播方式、感染后的症状,并耐心讲解防控措施。对不能理解的,上门为村民详细解释疫情传播方式,陈述此时办酒席的危害。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高滩村累计停办宴席3起、庙会1起。 退役军人吹响集结号 刘伟南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村干部,一名退役军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退役军人曾节萍质朴却坚定的话为这场防疫持久战注入了一股坚定的力量。里善村退役军人曾节萍白天拿着宣传资料和登记本,在村内挨家挨户进行防控疫情宣传,对外来人员排查登记,晚上在村口值守,配合防疫部门、交通部门对过往车辆的司乘人员做好测温、问询工作。曾节萍积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情景,只是城郊管委会众多退役军人志愿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非同寻常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城郊管委会退役军人服务站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动员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充分响应“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 参与防疫宣传,他们来到各村、社区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及返萍人员告知书,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指导村民正确佩戴口罩,引导群众尤其是广大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不信谣、不传谣,营造良好群防群控工作氛围。 参与排查防控,他们积极参与驻点村、社区网格化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外来车辆和人员,特别是武汉市等多个地区的返乡人员,做好登记并采取防疫措施。提醒村民尽量不外出,出门戴口罩,春节期间不串门、不访亲、不聚会、不聚餐、不握手、不拥抱,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退役不褪色,彰显了军人的本色和担当,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截至目前,城郊管委会累计300余名退役军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目前,为有效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止病毒蔓延扩散,全市各级防疫部门组织对人流密集场所开展消杀。图为近日莲花县疾控中心防疫人员对莲花县长途汽车站进行消毒。(易理萍摄) 近期,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于严防严控阶段,我市各县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全民阻击战,全市广大农村、社区、驻村干部奋战一线,积极开展宣传、排查、监测、消杀等工作,全力筑牢基层防控线。图为2月5日,在上栗县赤山镇路口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对司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记者何凯摄) 因为交通管制,上栗镇新建村通过“民心组组通”联络群收集到了村民需要采购的物资。图为上栗镇新建村党支部书记邹敦福在为各组分发统一采购的矿泉水。 (钟杨摄)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流动,白竺乡开展党员志愿者代办服务,由分包乡村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为辖区居民提供精准的生活保障服务,确保全乡人民安心居家、正常生活。 (江裕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