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发改委党员干部坚守一线,保供稳价、服务群众,用心用情用力打好防疫阻击战,让鲜艳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专栏第二十期,让我们来一起关注市发改委在保供稳价上的行动。走在前列 全面快速响应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2020年春节笼罩着令人不安的气氛,为全力稳定市场预期、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市发改委第一时间启动了价格应急监测机制。 1月27日起,价格认证监测中心党支部党员干部主动结束假期并组织成立价格监测组。制定疫情期间价格监测方案、明确价格监测范围和品种后,7名监测人员每日分两个小组进入市场进行价格巡查,重点密切关注全市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医疗用品的市场供求及价格动态,并及时上报巡查情况。 为确保监测全面细致、分析科学精准、上报及时有效,在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4小时内,支部书记皮健走访全市各监测点,面对各类商家,他悉心劝导、提醒告诫,迅速确定了45个监测点,为疫情期间复杂多变的监测及时打开了工作局面。1月24日至2月9日,市发改委监测组共出动350余人次,采集5100多条价格监测数据,上报88篇每日价格动态和信息,积极做好了每一天的价格监测和分析报告。 干在实处 全力稳价安民 疫情期间,市发改委每日在官网发布蔬菜、猪肉等民生商品及疫情相关药品、医用耗材价格监测数据,坚持准确传递信息。此外,坚持准确上报数据、坚持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坚持增加监测频率,充分发挥好市发改委牵头负责和统筹协调职能,切实确保全市物价稳定。 “只要信息全、数据准,我自己累点苦点无所谓。”价格认证监测中心党支部组织委员陈新春的妻子在市人民医院工作,由于她一直在抗疫一线奋战,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家庭重任落在陈新春的肩上。尽管如此,他从未由于家庭原因影响、延误每日数十个监测点长达近十个小时的监测任务。 远在外地的支部宣传委员李鲁赣以数据采集员的身份日夜守在电脑旁,收集所有上报价格,将数据分析报告及时上报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他的承诺是“我要一遍遍核对和反反复复对比,每张表都不能出一点错误。” 为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市发改委大幅度增强监测频率。价格认证监测中心党支部多次实地走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屠宰场了解其供销情况,积极畅通进货渠道,加强市场调配和供应,力求“储得足、供得上、价格稳、不断供、不抢购”。春节期间,我市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虽然出现短暂波动,但总体平稳,除口罩等少数医药用品紧俏外,其他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心在一起 全员聚力上阵 在抗疫路上,在监测一线,价格认证监测中心党支部党员干部自全员上岗,用一次次的监测践行着他们共同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一来,广大群众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在家隔离,而作为全省价格监测工作先进集体,价格认证监测中心党支部所有党员干部义无反顾走出家门、每天冒着风险顶着严寒,深入各大农贸市场、超市、药店等第一前线,密切加强价格监测,及时发布市场价格动态和相关信息,为我市保供稳价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疫情应急监测涉及面广、品种繁多、价格变动无规律,为核准每一种价格做实每一份报告,支部书记以上率下,党员干部齐心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