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肩负使命,他们挺身而出,不畏艰险;因为勇于担当,他们逆行抗疫、毫不退缩;在这个关键时刻,他们不忘初心、奋战“疫”线。他们,是萍乡抗疫大军中的小“疫”苗——选调生。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专栏第二十四期,让我们来一起关注部分在萍的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表现。 你们暖心,我们放心 2018届选调生廖雨晴,挂职安源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常务,明天就是元宵节了,我们给御龙湾小区管控楼栋里的居民送些元宵和灯笼吧!”“李虎,你联系超市买160包元宵、100个灯笼,下午2点左右送到物业。”“刘总,今天你们送货时还请帮我们把元宵和灯笼一起送下给每户居民。”……元宵前夕一大早,安源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廖雨晴就开始多方联系,谋划给响应指挥部号召在家进行隔离的居民们送去小惊喜,让他们在这个特殊的元宵节吃上一碗温暖甜蜜的元宵,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情温暖。 “你看,小朋友笑的好开心。”居民发过来的视频里,小朋友们在收到元宵和灯笼时欢喜雀跃的鼓掌,居民们在微信群里轮流的点赞,廖雨晴脸上洋溢着近半个月来最灿烂的笑容,说到:“看到他们心里暖,我们也放心了”。夜色渐沉,管控楼栋里的家家户户挂着红通通的灯笼,吃着热腾腾的元宵,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欢度元宵佳节。 在驻点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卡点值班,服务挂点企业复产复工,这是廖雨晴的日常,也是她这段时间连续工作的缩影。刚从驻点社区忙完回到办公室,她简单的吃了碗泡面,打开窗看着家的方向沉思了会儿,就又继续开始工作了:制作抖音、编辑公众号推文,加大抗疫宣传力度……“比我辛苦、优秀的人还有很多,我只是尽全力站好组织交给我的岗,履好自己应尽的责,这是我应做的。”廖雨晴坚定的说。 我是年轻党员,夜晚值守我来吧 2019届选调生彭雄,挂职莲花县南岭乡砚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大年初一,彭雄还在哈尔滨女朋友家过年,这是他第一次上门见家长。当天,接到疫情“战备”指示后,他表示希望立即回江西老家待命,女方家长充分肯定了他的想法,“有大家才有小家嘛”,准岳母鼓励他说,于是他立即改签成初二凌晨的航班回到萍乡。 彭雄是市委网信办派驻砚溪村的书记助理,抗疫期间在网信办和村里同时开展工作。在网信办,考虑到同事要照顾老人和小孩,他主动申请值夜班,“我是年轻党员,夜晚值守我来吧”。 疫情防控期间,彭雄主动请缨挑重担,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动员党员加入,在他的带动下,退役军人、大学生、普通村民纷纷加入战斗行列。 在网信办工作的他深知舆论宣传的重要,在宣传方面打出 了“线上线下”组合拳。线上第一时间转发疫情相关消息,发出官方最强音,线下采取每天两次的村内广播巡逻。“广播巡逻还是挺管用的,聚众的情况少很多”村民江瑞发这样评价。 为解决封闭式管理带来的生活物资紧缺,彭雄还当起了“快递小哥”,主动对接书店、药房、超市,安排专人将货物拉回村内值班点,并一一送到村民家中。砚溪村抗击疫情的举措不仅受到村民的纷纷点赞,还登上了新华社、人民网、凤凰网、江西新闻等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了砚溪正能量。 这是军令状 2018届选调生李师尧,挂职宣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这次疫情的特点是传播力强,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全员开启‘防疫模式’,把情况考虑的更周全一点,把工作落实的更扎实一点,宁肯自己累一点,也要坚决把疫情控制住,这是军令状!”大年初一晚上,刚参加完疫情防控紧急会议,李师尧与挂点村书记边通电话边紧急往村里赶,到村后连夜召集村支两委人员,紧急部署各项工作,全村进入了“防疫模式”。 通过摸排和群众举报“双管齐下”,他所挂点的村共摸排出湖北返乡人员14人,均进行居家隔离和监测。为消除返乡人员不配合的情绪,李师尧建立了一对一联系制度,对居家隔离人员每天嘘寒问暖,帮他们代购蔬菜等生活物资,他们的抵触情绪也渐渐得到转变,主动居家隔离上报体温数据,目前返乡人员全部正常。 疫情防控的重点在于阻断传播途径,为了严格限制人员流动,需要对村庄进行封闭式管理,但他挂点的村靠近国道,而且人员分布比较散,设置卡口面临着数量多、人手少的难题,怎么办?在和“村两委”商议后,他们决定把党员、小组长、志愿者都发动起来,轮流值班。为了解决全镇辖区内卡口值班人员遮风避雨的问题,他还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申领到了11顶帐篷,同时发动各村积极制作简易帐篷,保障值班人员没有后顾之忧。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抗疫扶贫“两手抓” 2018届选调生郁书超,挂职湘东区下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春节期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脚步,郁书超也不例外。挂职湘东区下埠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的他平时工作繁忙,家在安徽六安的他好不容易回家一趟,但看到日益严峻的疫情,初四当天郁书超便赶回萍乡,下高铁后第一时间奔赴下埠开始他的防疫攻坚战。 初五一大早,他便带着驻村工作组到自己挂点的潭塘村了解全村防疫工作现状,并走访了村里的涉武人员,告知他们要居家隔离。他还和村干部一起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告知大家不要打麻将,不要随意出门,在防疫期间不走亲访友。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的决胜之年,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扶贫工作同样不能落下。郁书超既是镇里的扶贫分管,同时也是一名帮扶干部。到镇第二天,他便走访了自己帮扶的贫困户刘某荣,向他道了声“新年好”,并了解其“两不愁、三保障”等情况。看着刘某荣和邻居在下象棋,但没戴口罩,郁书超主动为二位老人递上了自己也紧缺的口罩,告知他们要做好防护工作,并向他们宣传了防疫知识。 这段时间,除了每天要到驻点的村了解防疫状况、值守镇里设立的卡口外,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各村,和第一书记们走访贫困户,并拟于近期协调帮2户贫困户安装门窗、修缮入户路,3户贫困户改厕,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大陂村的一户贫困户,看到郁书超步行到家里了解情况后,十分激动地说:“郁镇长,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你还来我家,我很感动,我们家对政府、对帮扶干部的工作都特别满意呢!”来自贫困户们的肯定,让他做这项工作更加充满了激情。 外不输入、内不扩散 把防疫工作做细做实 2018届选调生傅星球,挂职上栗县长平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2018级选调生傅星球积极防疫,坚决贯彻落实“外不输入、内不扩散”指令,把工作做细做实。 为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控制疫情传播,2月2日8时起,长平乡就对入境所有道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连日来,傅星球和驻村工作组、佛溪村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在五田亭临时交通管制点不畏寒冷、不惧风雨地守岗执勤,严格人员出行管控,加强对重点人员管理。同时,他还充分发挥村支两委、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作用,24小时轮流值班,,为阻断病毒输入起到了切实有效的作用,得到群众高度认可和支持。 天气放晴时,部分村组有串门、聚集晒太阳现象,这给病毒扩散有了可乘之机,针对这种现象傅星球第一时间带领宣传干部推出“戴口罩,福星高照,不出门,福气临门”、“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断”等直白、统一的宣传标语,张贴在各村主通道两侧、健身广场等公共场所处,配上疫情防控宣传车上不时传来的“各位父老乡亲,新冠肺炎时期,希望大家少串门、不聚餐... ”群众纷纷自觉居家,选择在自家门口或屋顶晒太阳,串门、遛弯、扎堆等现象显著减少。 “大哥哥”的“防疫课” 2019届选调生张光新,挂职湘东区白竺乡大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小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大哥哥张光新,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知识课……”1月22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知识宣讲课在大丰村文体活动室拉开序幕,而上课的老师就是2019年选调生张光新。 张光新在湘东区白竺乡大丰村挂职锻炼,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考虑到疫情的严峻性和农村防疫意识薄弱,担心春节期间村民们聚集在一起拜年、拉家常会造成严重隐患,他灵机一动,想到给在大丰村文体活动室看书学习的小朋友们上防疫知识宣讲课。22日下午,他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解了新冠肺炎疫情状况,并教给小朋友们一些防疫小知识,如勤洗手、戴口罩、不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并鼓励小朋友回去把防疫知识教给自己的父母和亲戚朋友。 “妈妈,今天村上有一个大哥哥告诉我们武汉有疫情,现在特别严重,要我们回家告诉爸妈注意疫情防控。”钟微和钟晓君是两姐妹,听完张光新的宣讲后,立马回家告诉家人,听了孩子的转述后,孩子爸妈决定为了全家安全新年不出门拜年,也不让孩子们出门溜达。一传十、十传百……经过此次宣讲,大丰村的整体防疫意识大幅提升。 其实,张光新在疫情防控期间做的工作远不止这些。从大年初二至今,他24小时吃住在村里,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每天实时向村民微信群推送疫情信息,逐门逐户发放防疫宣传单,入户进行外来人员的摸底登记,背着消毒器具开展消杀,骑摩托车用喇叭广播宣传,线上线下监测密切接触户体温,设立抗疫爱心捐赠榜,多渠道购买防疫物资发放给村民等等。“小张非常负责、踏实能干,以村为家,是个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好小伙!”村民们评论着。 线上线下忙抗“疫” 2019届选调生刘培,挂职芦溪县银河镇紫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中国,在家休假的刘培,看着工作群里滚动的一条条信息,意识到疫情形势的严峻,心里也做好了即刻返岗的准备。未曾想,疫情蔓延的形势超过了刘培的预估,他所在的乡有两例确诊,家里的亲戚还曾接触过这例确诊病人,封路封村的措施紧随而至,刘培被迫在家隔离。 严峻的疫情形势让他忧心忡忡,紫溪村是5000余人的大村,返乡人员流动频繁,地域多元,防控压力大。如何保障村民的安全?村里有多少疫区返村人员?农村是防疫的薄弱环节,恐慌比疫情更可怕,如何让群众及时掌握准确信息?一个个问题在他脑海里打转,盘算着有限的工作人员,除夕夜,他忐忑不安。虽身各一方,但心却在一起,刘培时刻关注村里的疫情动态,他明白,此刻自己参与疫情防控最好的方式就是提供权威信息,引导村民关注疫情和重视防护。 线上:权威信息传递千家万户。刘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依托“腾讯为村”农村治理信息化平台,搭建运营了“紫溪村抗疫信息平台”,每天在信息平台上更新村干部抗疫动态,宣传科普知识,发布党员群众的先进事迹。“看来香油滴在鼻孔阻断瘟疫传播的信息不靠谱”,一位村民看到平台里的“谣言粉碎”栏目后留言说到。“这个平台方便呀,就像是我们“紫溪村”的微信朋友圈,不仅能看到我们村的信息,还能看到全国的抗疫动态,挺管用”,村民对这位小刘书记的信息平台如是评价。据了解,该平台还能实现村务、党务、事务的一键办理,为村民提供在线义诊、健康自查、生活缴费等硬核服务。 线下:立足岗位奋战抗疫一线。卡口值守、巡逻劝散、科普疫情、捐款献爱心……除了做好这些日常防疫工作,刘培还通过镜头和文字传递党和政府的防疫措施,捕捉一线党员群众奉献担当的感人瞬间,紫溪村抗击疫情的事迹被人民网、江西新闻、萍乡日报等媒体报道。“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让大家知道,在基层还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挺身而出,日夜奋战,守一方热土、护一方百姓,我要把基层的这份温暖源源不断地传递出去。”刘培在日记里这样写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