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煤矿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工业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当前纪念萍乡煤矿创办120周年之际,一位萍乡籍的萍矿创办首功之臣却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上栗人欧阳柄荣。 欧阳柄荣(1846—1918),谱名晋廷,号悔斋,上栗县桐木镇黄图村人。光绪乙酉1885年拔贡,1886年朝考绩优列一等,分发湖北试用知县,历署宜都、建始县事。受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派遣,踏察萍乡煤铁资源,首创萍乡煤务局,炼制萍乡焦炭,为萍乡煤矿创办立下首功。后任宜都知县加同知衔(正五品)赏花翎,兼理建始县事。著有《备夷策》,被晚清学者葛士浚编入《皇朝经世文续编》。 萍乡文史资料第六辑《萍乡煤炭发展概况》记载:“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准创办汉阳铁厂。为解决炼铁燃料,派人数处寻找煤源。1892年10月(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张之洞委派欧阳柄荣在萍乡设立煤务局,为官办,收购商井油煤,运往汉阳,与马鞍山的煤炭分别试炼焦炭,但由于船户中途偷卸好煤,搀杂过重,试炼焦炭都未成功.......” ▲张之洞 上文中只记载了欧阳柄荣在萍乡煤矿创办六年之前的1892年在首设汉阳铁厂驻萍煤务局,首次试炼焦炭未成之事迹。其实早在清光绪十八年(1889年)十二月,刚上任湖广总督不到四个月的张之洞,在建设汉阳铁厂之前,便派湖北拨贡试用知县欧阳炳荣、分缺间用典史欧阳岑(抗战期间曾任实业部工业司代理司长)往衡州一带攸县、醴陵及江西萍乡接界等处,踏察煤铁矿。张之洞要求他们务须躬亲履勘查煤铁矿的地址、开采勘探以及运输、价格,逐一详查,绘图禀复。考察结果是萍乡煤炭容易开采,煤质良好,含硫和磷低,可以炼成优质焦炭炼铁。欧阳柄荣作为萍乡人,为踏察萍乡煤炭资源特别是的焦炭资源立下首功,为后来萍乡煤务局的设立、萍乡煤矿的创办打好了基础。 ▲盛宣怀 欧阳柄荣虽然1892年首次炼制焦炭受挫,但本着开发家乡煤炭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彻底解决汉阳铁厂焦炭供应问题,在任湖北铁政局驻湘委员期间,再用萍煤自炼焦碳,获得成功。 “自炼萍乡焦炭每吨九两”白银的价格远低于开平和进口焦炭,由此1895年起汉阳铁厂对萍乡焦炭的使用日渐增多,按1896年接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的盛宣怀电告张之洞所称,当时“开平五槽焦炭只能月供千吨”,汉阳铁厂“全仗萍煤接济”。同年湖北铁务局重新设立萍乡媒务局,采购萍煤全力保障汉阳铁厂生产。正由于欧阳柄荣用萍煤自炼焦碳成功,才促使张之洞、盛宣怀于1898年投入巨资创办晚清最大的新式煤矿之一——萍乡煤矿,1905年又修筑运煤的株萍铁路,1908年成立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从此,萍乡这个偏僻山区小县也随之成为“江南煤都”而闻名世界,时人称萍乡“荒村一变而为都市”,可以这么说,萍乡的近代化工业化,欧阳柄荣居功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