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奥松 今年临近春节时,像大部分漂泊在外的游子一样,萍乡小伙邓奥松期待着回家过年,新冠肺炎疫情却在此时突然爆发。身在武汉的他思虑再三,毅然选择不回家并主动请战,成为驰援火神山医院的一名志愿者。3月6日,记者联系上正在武汉隔离中的邓奥松,听他讲述自己的战“疫”故事。 邓奥松家住凤凰街北桥外社区,2019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成为武汉万科物业的一名工作人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当看到公司发出倡议,招募志愿者前往火神山医院,负责医院后勤服务工作时,23岁的邓奥松想都没想就报了名,但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选择了隐瞒。 “我平时坚持运动,免疫力强,请务必选我;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帮助,我也不可能顺利读大学,请务必选我。”这是邓奥松写在请战书里的话语。邓奥松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是萍乡市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伸出了援助之手,特别是中心常务副会长刘乐萍对他的帮助,“从那时起,我记住了‘志愿者’这个名字,也想成为拥有这个名字的人!”读大学后,邓奥松开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无偿献血7次2800毫升,并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完成工作后随地就餐 2月1日,邓奥松如愿以偿地成为公司首批选派的10名志愿者之一,来到尚在抢建中的火神山医院,协助开展医院的全面清洁工作,保障火神山医院顺利交付、收治患者。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邓奥松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邓奥松又承担起为火神山医院1000余名患者早中晚的送餐任务。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拎着沉甸甸的餐盒来回奔走,邓奥松的口罩总是被汗水浸湿、双手也磨出了厚厚的茧,日均步行1.4万余步、工作10余个小时,邓奥松从来没有感觉这么紧张忙碌过。但当看到一名又一名患者康复出院时,他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你怕不怕?”在火神山医院志愿服务的这段时间里,这是邓奥松被朋友问得最多的一句话。“说实话,我很怕。”邓奥松回答说,“怕到进入病区时手在抖,怕到连续几晚梦到自己染上病毒被吓醒,怕到不敢和家人视频……但我觉得,感到害怕并不羞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厚重是人的本性。”邓奥松说,当他看到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奋战在一线,看到无数的医务人员、解放军战土、社区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奋战在一线时,心中的勇气便油然而生。更让邓奥松感到开心的是,当父母和亲友最终得知他战“疫”火神山后,都非常支持他的这个决定,并叮嘱他要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主动发挥自己的作用,当好志愿者,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 市总工会权益部工作人员与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志愿者看望慰问邓奥松家属 3月1日,邓奥松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火神山医院志愿服务工作,开始为期14天的隔离。3月6日上午,市总工会权益部的工作人员与灯塔计划公益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一起来到邓奥松家中,为其家属送去口罩、酒精、牛奶和水果等慰问物资。在大家视频通话时,邓奥松说:“隔离期结束后,我还想继续做一名志愿者,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等待武汉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