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剑在医院病床上处理战“疫”工作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始于江城武汉,继而肆虐神州大地。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广大志愿者毅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主战场。 “硬核大叔”夏云剑,就是其中的一个。 病床上的“疯狂” 夏云剑是一个法律工作者,担任湘东区148法律服务所主任,现已年近花甲。10年前,他加入市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志愿者,从此把公益当作自己的事业,一直奔跑在公益路上,曾先后获评“中国好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红十字特殊贡献志愿者”“全国十大公益人物”“2019全国榜样代表大会公益大使”。 3月23日上午,在萍乡赣西肿瘤医院见到夏云剑时,他穿着病号服斜躺在病床上,正吃力地与杨勇交谈着。即使已经是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由于手术后身体虚弱,他还是小心地把被子盖到了胸口。杨勇是湖南省醴陵市孙家湾乡村民,在萍乡某五金制品公司打工期间,左手小拇指在工作场所被机器切掉。该公司将杨勇送往医院治疗后,却拒不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否定与他存在劳动关系。于是,杨勇找到夏云剑请求法律援助。夏云剑此前已为此东奔西跑搜集证据,并向劳动部门提出劳动仲裁并得到支持。不料,该公司始终不认账,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湘东区劳动仲裁委的仲裁书。法院安排3月25日开庭审理。可是,夏云剑因为突发疾病两次手术,身体还很虚弱,便约上杨勇和法律工作者甘志萍在医院见面,对相关事情进行交代。 据夏云剑的主治医师郭建荣介绍,夏云剑住院期间几乎没有休息过,不是操心志愿团队的志愿抗疫服务活动,就是接待心理咨询和法律援助咨询。他的病房,已然成了办公室。 3月4日上午,夏云剑刚做完胸腔闭式引流术。当天下午,躺在病床上的他就闲不住了。原来,3月3日晚,一位在萍乡摆烤羊肉摊的新疆人主动联系他,打算为抗击疫情捐款5000元。夏云剑原本已经约好第二天见面,陪他一同去市红十字会捐款,可没想到,上午一到医院就进行了手术。为了不让这份爱心失约,夏云剑依然积极与他联系,指导他前往市红十字会捐款…… 3月13日,湘东区峡山口街有一对夫妻因拆迁款分配问题和继母闹矛盾,需咨询有关法律问题。当时,他们并不知道夏云剑生病住院了,正在法律服务所等他。 夏云剑接到电话后,连忙打电话给朋友,请他把自己送到办公室,花了1个多小时对该对夫妻进行法律解答、耐心开导,最终化解了他们对拆迁款分配的不满。 “你就不要这样拼命了,好吗?”湘东区司法局的领导听说这件事情,反复叮嘱夏云剑,要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注意身体,保护好自己。 “没有想到,夏老师居然会偷偷地溜出医院去工作。万一出了情况,那可不得了!”采访中,郭建荣医生感慨地跟记者说,“可以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为了工作疯狂到这种程度的人!” “我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干,还等何时?和一线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不算什么。”夏云剑笑了笑,“你们放心,我的身体好着呢!” 夏云剑的身体真的像他说的那么好吗?非也!因为肺大泡破裂处没有完全恢复,CT检查表现出多发肺大泡,不得不在3月19日做了第二次手术。 心理咨询暖心怀 “这段时间,您可以在室内锻炼、看书、听歌,放松心情,外面已经春暖花开了,很快就会好的……”电话里,夏云剑的声音温暖而有力量。电话另一头,是我市某小区被隔离的居民。由于该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该居民所在的单元楼实施封闭管理,这令他十分焦虑,打电话向夏云剑求助。像这样的心理援助电话,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20多个。 疫情期间,很多人长时间待在家里无法出门,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及时的心理干预和疏导很有必要。 考虑到这一点,1月底,身为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红十字会心理救援队副队长的夏云剑发挥专长,率先在我市组建“萍乡市湘东区心理服务热线”,并参加国家、省、市和安源区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心理热线”值守,疫期24小时免费为萍乡老百姓提供法律、心理咨询服务。 2月上旬,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夏云剑接到湘东区消防大队和安源区消防大队的请求,说消防队员的心理压力很大,希望他帮助疏导。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他与志愿者一起为消防队员进行了抗疫心理疏导,有效缓解了大家的心理压力。 2月8日是元宵节,夏云剑顾不上和家人团聚,前往安源区消防大队为消防人员做抗疫心理疏导。回到家,吃完妻子给他煮的汤圆,洗漱完毕,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劳累了一天的他躺进被窝,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就在这时,湘东区一名学生的父亲欧阳先生将咨询电话打进了夏云剑值守的心理热线。为了不打扰妻子睡觉,夏云剑连忙悄悄地从热乎乎的被窝里爬起,穿好衣服,来到客厅接听电话。原来,欧阳先生的儿子是名大二学生,这次寒假回来,经常会有一些身体不适,比如心悸、呼吸急促、头晕、莫名紧张等。他们带着孩子到湖南的两家医院就诊,但效果不理想,现在晚上只能睡三四个小时,醒了以后就又睡不着了。 听后,夏云剑知道该生可能患上了轻度的焦虑症。于是,他让该生直接跟自己通话,对其予以心理疏导。半个多小时后,该生开朗了许多,对夏云剑说:“夏老师,我现在心情好多了,以后会按您的建议,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对疫情恐惧、无聊、网课学习不适……这些是不少人在疫情期间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翻开夏云剑认真填写的抗疫心理援助热线日报表,“来电原因”那栏详细地记录着这些情况。为了给市民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解压纾困,夏云剑这位连续在抗疫战场上奋战40多天的58岁“硬核大叔”,每天还要工作到深夜,用心理咨询温暖大家的“心”。 疫情期间,夏云剑个人负责了4条热线的咨询、解答工作,已累计接受来电心理咨询服务达600多人次。 “给我们打电话是信任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为了不漏接一个电话,夏云剑随时都带着两部手机和充电数据线。但是,咨询电话却不分时间、地点。“无论什么时间,我们都要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夏云剑一直坚守着这份承诺。 夏云剑的这份承诺,可害苦了妻子刘召连。因为深夜总是有人电话咨询,刘召连常常半夜被吵醒,醒了后也就再也睡不着了。后来的一个多月,她干脆抱着被褥到客厅的沙发上睡觉。 忘我的“搬运工” 夏云剑时刻关注疫情动态,自始至终站在抗疫一线。除了做心理咨询,看到抗疫物资紧缺,他向市红十字会捐款2100元,还联合爱心企业,为湘东区司法局、白竺乡政府,安源区马煌桥社区、金典城社区,上栗县赤山镇政府等地送去价值12万元的抗疫药品。并全面调动自己的资源,发动亲朋好友与爱心企业加入到他组织的“抗疫情,献爱心”活动中,累计捐款、捐物近60万元。 为了把爱心物资送到防疫一线,让温暖和爱滋润抗疫战士的心田,夏云剑从“心理咨询师”变身为“搬运工”。在搬运防疫物资过程中,年近花甲的夏云剑丝毫不含糊、不懈怠。一包包、一件件的防疫物资,能扛的,他就自己一个人扛;扛不动的,就和他人一起抬。哪怕是再累、再晚、再辛苦,也都一定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2月21日,有爱心企业向市红十字会捐赠了大米、食油、方便面、空气净化设备等物资。下午,夏云剑接到市红十字会的搬运指令后,带领志愿者将这些物资从市红十字会运往我市4家单位。装车、卸货、搬运,夏云剑手提肩扛,一点也不含糊,两人忙了整整一个下午。 也就是从这天起,在搬运过程之中,他开始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搬运东西也很吃力。 看到他这样,与他一起奋战在“疫”线的志愿者都劝他去检查一下身体。于是,夏云剑抽空去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却没有发现任何情况,便又不管不顾地继续投入到抗疫的志愿服务中来。据不完全统计,夏云剑带领他的公益伙伴累计搬运大米、粮油、水果、牛奶、药品、84消毒液等物资达100余吨。 爱满小城传四方 废寝忘食地投身志愿服务,让夏云剑感到身心疲惫。 3月3日,他和几名志愿者前往萍乡市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领取防控物资,突然一阵胸闷、头晕,差点摔倒在地。 大家赶紧将他送往萍乡赣西肿瘤医院。经检查,他是因劳累过度导致自发性气胸。 “病情紧急!你必须马上住院手术!”医生劝他。 “现在是特殊时期,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夏云剑说。 “不行!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夏云剑说:“再过几天,我一定来住院。你帮我先开一些药,我拿回去吃。” 面对这位“硬核”志愿者,医生无奈,立即向院领导汇报。 3月4日早上,夏云剑突然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你赶紧来医院!有重要事情跟你商量。” 夏云剑不知道什么事情,匆匆来到了医院。 原来,夏云剑因为有高血压、痛风的基础性疾病,加上从事了搬运物资等体力活动,诱发自发性气胸。这种疾病,如果不及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将胸腔内的气体引出来,会危及生命。 “你的病,必须做手术!”胸外科主任郭建荣一见到夏云剑,就直截了当地说。此时,院方已经做好了一切手术准备,不由分说,把他带进了手术室,安排他立即做了胸腔闭式引流术。 第一次手术后,因为肺大泡破裂处没有完全恢复,气流管持续呼出的气体导致多发肺大泡。3月19日,医院又为夏云剑顺利实施单孔镜下左侧多发肺大泡切除与胸膜腔固定手术。 为了战“疫”的胜利,夏云剑病倒住院,并在住院期间继续工作。他这种忘我奉献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 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得知了夏云剑的抗疫事迹,含着热泪采购了5箱苹果和1箱榴莲,请市红十字会代为送达,以表达她对夏云剑的敬意;有的志愿者朋友更是主动要求留下来照顾夏云剑;爱心人士李梅(化名),每天给夏云剑熬制营养汤…… 夏云剑,一个“硬核”的战“疫”战士。他的事迹,像一首激越的战歌,像一首动人的颂歌,在萍水河畔传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