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在中国工运摇篮——江西省萍乡市,走在街上,依旧能感受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伟大意义,以及当代工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接续奋斗的豪迈。而萍安钢铁则坐落于这座拥有深厚工运历史的土地上,进入园区,闻不到工厂充满铁锈味的空气,听不到轧机轰隆隆的声音。映入眼帘的是,路旁宽阔的大树,绿茵茵的草坪,几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 2019年1月21日上午九点,走在萍安钢铁园区内,也犹如过年般热闹。每个员工头戴安全帽,身着蓝色制服,神清气爽,面露喜色,成群结队地朝着着一个方向奔去。“今天公司给我们员工发新年红包勒,每位员工能领到2万元现金,能不高兴嘛?”49岁的制氧厂员工芦刚喜滋滋地说道。原来一年一度的新年红包发放仪式正在火热举行,仪式现场,现金高高垒起,锣鼓喧天,姑娘小伙腰扎红绸欢快地扭起秧歌,伴随着喜庆的音乐,个个脸上都乐开了花。芦刚和同事们乐呵呵地接过红包,数着崭新的百元大钞,告诉记者,“在企业三十多年,见证了萍钢由衰转盛的历程,每年这个场面都让人热血沸腾,从来不后悔加入有温度的方大‘大家庭’。” 据了解,2018年,萍安钢铁在实现绿色发展,园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亿,上缴税收23.35亿,吨材利润在全国行业排名第五。成功实现了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共存。“今天新年红包发放活动,主要是为了庆祝萍安钢铁快马加鞭完成了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的建设,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正在如火如荼开展。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在风景怡人的萍乡,我们打造了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现代工厂,呈现出一道工业与旅游完美结合的风景线。”萍安钢铁负责人告诉记者。 1957年,江西第一炉铁水在萍安钢铁诞生,开启了江西冶金工业的先河。六十多年来,萍安钢铁可以说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奋斗与发展,也几度面临冰与火的生死考验,上个世纪曾经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03年7月,萍钢实行国有产权整体转让,改制为民营企业。之后一度快速发展并迅速扩张,但由于管理、市场等原因,2012年亏损达12亿元,企业经营难以为继。 2012年11月,辽宁方大集团重组萍钢。重组后,企业由原来的数量增长、规模扩张、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管理驱动、绿色驱动。2016年以来,萍安钢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淘汰落后,主动去钢铁产能60万吨。 近年,在激励和鞭策下,企业效益也不断刷新, 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91.4亿元,上交税收10.93亿元,吨材利润率跃居全国第五,创造建厂以来历史最好水平。重组6年企业上交税金超50亿元,成为当地最大纳税大户。重组6年来企业连年盈利,且盈利水平在中钢协排名不断上升。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萍安钢铁坚定践行“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承诺,绿色钢铁形态正在加速形成,一场又一场美丽嬗变生动上演。 在萍安钢铁园区,你闻不到工厂充满铁锈味的空气,也听不到轧机轰隆隆的声音。所有进入厂区的车辆都以极慢限速井然有序地行驶在宽阔笔直的主干道上,车在景中游,安静怡然。两旁种满了大树,铺满了草坪,到处是一道道风景,满眼是绿色盎然。 据了解,自2012年重组以后,萍安钢铁先后投入13亿多元进行环境治理、环保技改、打造生态森林旅游式工厂、打造国家3A旅游景区。46个环保技改项目一个个次第“开花结果”,污水经过治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水可饮用;废气外排等要求达到国家京津冀地区的排放标准,萍安钢铁共有在线监测设施35台,污染物排放数据与市、省和国家环保部门联网,实时上传,随时接受监督与检验。 2018年绿化面积在2017年的基础上增加9.5万平方米,厂区绿化率提高到15.6%,绿化品种达80余种,后面还将增加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在此基础上,萍安钢铁致力于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对厂区建筑与景观进行整改提升,打造约5公里旅游参观路线,实现工业旅游的华丽转身。 “国际上有标准的一定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际上没有标准的要达到国内最先进的环保标准”。方大集团董事局主席方威说。(万梦瑶 中工网 记者 卢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