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砥砺奋进,一年春华秋实。 回眸2019,全市组织系统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担当作为,着力抓基层打基础、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为实现全市“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化、五年新跨越”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淬炼持续擦亮忠诚底色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去年9月21日至25日,市委常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县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在市委党校举办。市委书记李小豹,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江河等市级领导以普通学员身份参加读书班的学习交流,并聆听了专题辅导报告,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以极为认真的学习态度引领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坚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程,组织3157名基层党代表深入一线开展主题宣讲,让群众在拉家常、听故事、谈体会中接受思想教育。大力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到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刘仁堪事迹陈列室等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有470批次3万余人次就近接受红色教育。坚持用身边事教育引领身边人,在全市选树了150余名“龚全珍式好党员好干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习先进典型中找差距、明方向。 在查摆问题上求“准”。我市坚持从发展所需、改革所急、稳定所忧、群众所盼的问题入手,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互相帮等方式,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共查摆问题近6000条。紧扣“两个梳理”“8+6+1”专项整治以及省委提出的“降成本优环境”等6项重点突出问题,市县两级领导干部从严检视问题,立行立改回应群众关切,2300余个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完成整改,使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中央第六巡回督导组在萍乡开展督查期间,对我市主题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7次点名肯定萍乡的具体做法。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连续性超强暴雨肆虐和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4600余个基层党组织和10万余名党员主动把打赢抗洪救灾和疫情防控硬仗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实践战场,主动迎难而上,勇于挺身而出,牢牢扛起责任,带领广大群众打造了一道心连心的铜墙铁壁,构筑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 突出政治标准持续锻造过硬队伍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全面做好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和监督工作,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突出政治素质考察干部。组织开展了“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评价机制”专项调研,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档案的工作方案》。深入开展“三走三看”谈心调研,与560余名县级干部进行了谈心谈话,全方位、近距离了解掌握干部政治表现。制定《市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析研判工作办法》,对领导干部政治表现、工作实绩、人岗相适等方面开展常规研判3次,提升了选人用人的精准度。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坚持事业为上选配干部。平稳推进全市机构改革,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机构组建、班子配备、人员转隶等工作。注重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基层一线培养使用干部,选派12名年轻干部到广东、5名新提拔的年轻副县级领导干部到县区和市委信访局挂职,全年提拔重用66名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对1名在脱贫攻坚一线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予以破格提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积极评价。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建立全市年轻干部人才库,开展80后县处级年轻干部谈心谈话活动,提拔重用15名优秀年轻干部。 注重从严从实管理干部。认真做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工作,全市干部个人事项如实填报率比上年度提高4个百分点。严格落实干部“凡提必核”要求,对95名拟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进行了查核,对2名未如实报告个人事项的干部,给予了诫勉处理。严格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制度,组织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发现问题40个,提出整改意见25条。认真抓好廉洁萍乡建设工作,制定《关于推进廉洁萍乡建设的实施细则(试行)》,申报的4个廉洁萍乡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强化关心关爱激励干部。制定出台了《萍乡市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工作操作办法(试行)》,积极稳妥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开展市管干部晋升职级96人次,充分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制定《萍乡市发现使用担当作为典型工作方案》,向省委组织部推荐报送担当作为正面典型53人,不担当作为典型事例9例,容错纠错典型案例5例,对1个党组织和10名领导干部给予澄清正名。全面推进乡镇干部绩效考核工作,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激发。 突出政治功能持续夯实基层基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坚持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进一步增强。 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实施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三年攻坚”计划,2019年,全市4012个党支部中有1470个申报创建,申报比例达到36.64%。在城市社区,开展设立县级城区社区管理机构试点工作,推进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在机关,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开展了“六好”基层党组织、红旗党支部建设,10个基层党组织被评为市直机关“六好”基层党组织,10个党支部被评为红旗党支部;在“两新”组织,持续推进“两个覆盖”,抓好“四项提升”,落实公立医院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发力。认真抓好中央、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中央、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涉及的9个具体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扫黑除恶督导涉及的12个共性问题和2个个性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对排查出来的7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 建强管好基层骨干队伍。认真落实发展党员“三述三评三票决”制度,全年发展党员2155人。做好发展党员“回炉”培训工作,举办培训班41期,培训合格人数446人。在全市推荐48名同志为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落实党员志愿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7.45余万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彰显。重新调整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严格落实正向激励措施,16名市派驻村第一书记、29名市派驻村工作队队员被评为优秀等次,19个市派驻村工作队被评为好等次。 突出政治引领持续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蔚则事业兴。 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理念,突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入推进“昭萍英才”计划,支持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凝聚起推动萍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智慧力量。 做实政策“爱才”。推进“昭萍英才”计划落地见效,组织实施全市第一批“昭萍英才”评选。积极推荐申报省“双千”计划,20名人选(团队)通过初审。与全国20所高校(院所)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组织57家用人单位赴湖南长沙、湖北武汉等地开展3场专场引才活动,达成签约意向274人。 做好活动“引才”。组织举办了陶瓷产业创新发展“院士专家萍乡行”“中国工业陶瓷之都”创新发展论坛、富硒富锌产业发展论坛、海外博士萍乡行等高端人才活动,柔性引进12名院士和200余名专家教授来萍开展咨询服务和技术合作。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在市级新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进一步营造尊才爱才、人才优先的浓厚氛围。 做大平台“育才”。投资4500万元建设全市科技创新中心,投资1.4亿元建设萍乡市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持续抓好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与乌克兰国家冶金科学院合作建成了全省首个中乌院士工作站。全市新建3个市级院士工作站,新增省级协同创新体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 做优服务“留才”。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联系、感情交流和服务保障。在市县两级公共政务中心设置人才服务专门窗口,实行双休日及节假日延时预约服务。为高层次人才解决配偶就业、子女就学20余人次。协调有关单位,在市区交通便利地段筹建市级人才公寓110套,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 2020年,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