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赋予的初心使命,在奋斗中践行。 民主法治的美好画卷,在实干中绘就。 回眸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按照“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行、与人民同心、与发展同步”的工作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推动萍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人大有站位 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常委会党组以上率下,引导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机关工作人员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通过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年来,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主动向市委请示报告年度工作安排和行使职权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23件次,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注重发挥好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确保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效履行职责。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把主题教育与“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专题活动有机结合,把学和做、查和改贯通起来,制定出台了《关于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规范》《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等制度,以主题教育的实绩推动依法履职的实效。 增强监督实效人大有作为 “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大应该也一定会有所作为,这是我们的工作定位。” 过去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创新监督方式,提升监督实效,全年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5个,开展调研视察10次……积极助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 为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依法助力打好战役。聚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首次听取审议市政府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年度报告和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聚焦精准脱贫,紧盯专题询问整改落实,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深化“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品牌活动,组织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构筑人大扶贫合力;聚焦污染防治,听取审议2018年全市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听取审议全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报告,开展以“城镇污水处理改造提升、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提升”为主题的“千名人大代表环保行”活动,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保护。 高度关注经济运行走势,听取审议计划、预算、决算、审计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等报告,审查批准年度决算及预算调整方案。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深入36家园区企业调研,提出力推产业发展提升不缺位、构建政策扶持体系不停步等意见建议;围绕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开展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助推武功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听取审议全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情况报告。 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紧盯我市民生工作“八个提升”项目落地落实,组织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视察调研,跟踪督办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工作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听取审议全市社会保险工作情况报告,组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施情况调研,开展“食品药品安全萍乡行”专题活动,从社会保险、群众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突出良法善治人大有力度 梳理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脉络,不难发现:立法项目越来越多,立法内容也越来越紧跟时代脉搏、紧扣实践要求、紧贴群众期盼。 过去一年,公布施行地方性法规1件,审议地方性法规2件,立法项目计划从原来的10件增加至26件,全市地方立法已经涵盖了设区市立法权限各方面,法制建设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围绕保护和改善生态人居环境,制定出台了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绿化条例;围绕文明城市创建,依法审议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组织开展城市公园广场管理、养犬管理等立法项目调研。 为推进良法见效、实现善治目标,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对水污染防治法、旅游法、防空法、全民健身条例、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坚持备案与审查并重,全年向省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14件,依法审查“一府两院”和县区人大常委会报送备案规范性文件39件,切实维护了法制统一。 此外,听取审议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情况报告,合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视察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案件审判工作,提出构建府院联动机制、全面提升破产案件审判能力等意见建议;视察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为促进社会公平、实现良法善治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发挥代表作用人大有创新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是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命题。 为有效提升履职能力、增强服务质效,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在各方面予以保障推进。在履职能力提升上,组织市人大代表赴全国人大培训基地参加履职培训,提前实现本届任期内市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在履职平台搭建上,全年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以及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等活动200余人次。重点督办20项代表建议,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108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全部办理完毕,代表履职更加自信。依托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组织开展全国、省、市、县(区)、乡(镇)五级人大代表进站活动,常态化了解群众心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履职过程和结果全部记录在代表履职档案;在履职制度规范上,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围绕规范工作程序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制度的意见》《关于推进街道(管委会)议政会制度的实施意见(试行)》等制度意见10余项。去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周萌在萍调研时,对我市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方面的创新做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示范表率作用,持续奋战在疫情防控、病患救治、复产保供等战“疫”一线,累计捐款捐物90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 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气象,决胜年有决胜年的担当。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助推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为绘就萍乡“五年新跨越”美丽画卷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