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愿当一辈子“绿色使者”

2020-5-25 07:51|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屋顶露天无土栽培抗旱性花卉“如果说科技是人类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那么科学工作者就是制造钥匙的人。能为大家制造出哪怕是一把小小的钥匙,我觉得人生就是幸福的,也是有价值的。”5月16日,市林业局原总工程师、 ...

屋顶露天无土栽培抗旱性花卉


“如果说科技是人类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那么科学工作者就是制造钥匙的人。能为大家制造出哪怕是一把小小的钥匙,我觉得人生就是幸福的,也是有价值的。”5月16日,市林业局原总工程师、市林科所名誉所长欧阳贵明在实验基地一边挖土,一边接受记者采访。

今年71岁的欧阳贵明从事科研工作数十载,发现世界新花卉树种一种、世界新昆虫种类9种,先后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3项,其中18项获政府科研成果奖励,被誉为“绿色使者”。他痴迷科技创新,获得4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席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潜心钻研,多次随中国代表团出席国际学术大会,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退休后,他仍然醉心科研,热心科普,带领年轻一代技术人员和广大林农,在山林、田园、屋顶、石岸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且乐此不疲。


坚持理论学习与研究

潜心钻研,从中专生到二级教授

一个起始文凭只有中专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如何成长为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且拥有多项新发现和发明专利的科学界“牛人”?欧阳贵明说,其中有自身不懈的努力,也有机缘巧合的际遇。

与共和国同龄的欧阳贵明出生于普通农家,初中毕业后进入共大学习,参加工作后被派往中科院庐山植物园协助当时下放江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开展科研工作。如同武侠小说中传奇的主人公,一出道就幸遇顶尖高手,且不止一位,传授功夫指点前程,由此习得一身高强武艺。当科技“小白”遇到下放院士,欧阳贵明抓住一切机会向科学大家们请教学习,并从此将目标锁定于科研高地。 

研究人工石砌岸排水孔栽培绿化植物的工艺

他跟随院士们学习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在他们的激励下努力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之后又前往武汉大学等高校林学专业进修,提升专业素养。由于他一心向学且潜心钻研,科研工作很快就出了成果:先后发现9种世界昆虫新品种和一种新树种——长红檵木。1996年国家林业部将长红檵木列入全国推广计划,如今该树种已成为重要园林树种之一,全国每年产量4000万株,年产值达2亿多元。除了发现和繁育长红檵木,他还在油茶低产林改造等科研项目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欧阳贵明一直从事着林业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普管理工作,广涉林木育种、林业生态、林业经济、园林花卉、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水利生态、中药栽培等领域。先后主持过国家863计划,部、省、市科研攻关项目23项。其中18项获国家、部、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励。他多次随中国科技代表团参加国际学术大会并作专题报告;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论文集一部计68万余字。2016年,他晋升为二级教授级高工。

欧阳贵明经常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年轻学子和科技人员:“科学研究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深莫测,起点低也没关系,只要能立大志、肯钻研,就能攀上科学高峰。”


研究树木腐朽树洞修复

醉心科研,甘当“生产队长”

由于身处基层,常年在田野、山林间从事科研工作,当年的几位院士老师喜欢把欧阳贵明称作“生产队长”。有一位院士老师还曾郑重教导过他:“搞科研就别在意官职呀什么的,你就脚踏实地做好研究,当好你的‘生产队长’就好。”

数十年来,欧阳贵明一直将老师的教诲记在心上,即使退休后,也仍然恪守初心,淡泊名利,潜心钻研技术,甘当一名与阳光、泥土为伴的“生产队长”。 

2010年,退休后的欧阳贵明谢绝了省内外多家企业和单位的高薪聘请,担任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普报告团团长,并返聘在市水务局,带领我市相关单位的科技人员从事水利生态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他率领科普报告团专家教授进学校、入社区、下乡村,深入开展科普活动,积极推广新技术。每年为全市各有关单位作科普报告100场以上。萍乡老科协科普报告团于2014年获评全国先进。

受聘于市水务局的几年中,欧阳贵明带领年轻科技人员开展了石砌岸排水孔水保植物栽培、石砌岸藤本植物栽培、屋顶露天无土栽培抗旱性花卉等课题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坪村水库生态修复等项目。

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人才成长

在石砌岸藤本植物栽培研究过程中,欧阳贵明听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有一次,他在石岸上种植爬山虎,听到桥上有人在议论:“俗话说,石头上栽花,永远都不得发。你们这不是在瞎折腾,浪费国家的钱吗?”为打消团队成员和相关部门的顾虑,欧阳贵明找到当时的有关市领导,拍胸脯表态:“我搞了几十年的科研,没把握的事不会做,这一次,也不会把名声丢到河里!” 

有了他这句话,攻关小组的信心更足了。由于科研经费有限,欧阳贵明只得把家人、亲戚以及离退休老干部都发动起来,顶着烈日在萍水河两岸栽培幼苗、浇水施肥。他经常带领妻子儿女、孙子孙女、弟弟弟媳,一大家子拖着租来的板车,车上装着抽水机,或灌满水的大油桶,拉的拉、推的推,下到河岸边给种在石岸上的植物浇水施肥。单就针对浇水施肥这个难题,他们就尝试了很多方法:爬上楼梯用水壶洒,用长水管当水枪射,用抽水机边抽边浇……最后终于找到一种既省时又省力的导管滴灌法。 

“现在想想,那时真的很艰苦。有一次我们几个男的都累得筋疲力尽了,就让我弟媳拉着板车过康庄桥去对岸河岸上。我弟媳只有1米5左右的个子,又瘦,她在前面拖着板车,我们跟在后面,连她的人都看不到。”说起当年的艰苦,欧阳贵明很是唏嘘,“现在每次经过康庄桥,我都会想起当年弟媳拖着板车一步一步慢慢挪上坡的情景。”

除了家人,还有70多位老干部,经常跟随欧阳贵明在萍水河两岸干活。老干部们大热天戴着草帽在河岸上做事,日头晒水汽蒸,但大家都没有怨言。”欧阳贵明说,“对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只能报以加倍的努力。后来这个项目获奖,我们一起庆祝,看着萍水河两岸满眼的绿意,大家都特别开心。” 

“阳总搞科研不计得失,每年只领了几千元的电话费、交通费等补助性费用。他还经常把自己的工资都垫出来。”原市水务局河岸堤防管理处处长、现坪村水库管理局局长刘文萍说,“我们跟着阳总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他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

永不停步,只为追逐“绿色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了心中的“绿色梦”,欧阳贵明从未停下前行的脚步,即使年逾古稀,仍然不知疲倦地做科研实验、搞发明创新。 

2011年“石砌岸排水孔栽培水保植物的工艺与方法”获我国发明专利;2012年“石砌岸栽培藤本植物的研究与应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列入水利部全国重点推广成果,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2013年“石砌岸栽培藤本植物的研究与应用”获中国老科协优秀发明专利奖;2013年屋顶露天无土栽培抗旱性花卉项目获发明专利,在我市推广50万余平方米。 

去年,欧阳贵明在鹅湖园管理处主持开展的一项修补腐朽树洞的研究项目又有了新成果,他发明的一种用于修补树洞的新填料获得发明专利。“这种填料具有轻盈、透气、透水等特征,而且成本远低于同类进口填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树木腐朽树洞的修补。不仅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也对公路、铁路沿线交通安全有利。”欧阳贵明向记者介绍,“截至目前已用这种专利产品修补各种树木数百棵,涉及树种有桂花树、樟树、杜英等。”

因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2018年欧阳贵明获评萍乡市最美老干部,2020年获评全省先进离退休老干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如今,欧阳贵明仍然在科研领域辛勤耕耘着。他正带领4位大学生开展一项名为“东南爬山虎育苗新技术”的发明研究。“这项研究成功后,可大大提高本土爬山虎的育苗效率,对我国苗木产业发展将有所推动。”欧阳贵明满怀期待地说。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