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善营商环境、壮大民营经济、助力工业强市,去年4月,我市正式启动“千人入千企、共圆强工梦”服务行动。一年来,上千名工业战线的干部职工饱含深情扑下身子,入驻联系1000余户对口企业,在厂房前“拉家常”,在板凳上“话发展”,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帮扶企业的服务员、发展一线的战斗员。 一组数据佐证了服务行动的影响力:走访了解情况4000余次,收集整理各类困难(需求)1100余件,协调处理970余件,办结率为87.8%,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店小二”“保姆式”代办服务800余次,发放“引导基金信贷通”贷款突破3.6亿元。服务行动的开展助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我市去年多项经济指标排名全省前列。 真情融入,提升服务企业软实力 对于工信系统的所有干部职工来说,优化企业服务是一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千人入千企、共圆强工梦”服务行动成员积极组织具备条件企业生产、转产防疫物资,确保防疫物资有效供应。市工信局信息化推进科科长张龙滨就是其中一位。 心正药业属GMP制药企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公司也有转产意愿。为协助公司办理生产许可证,张龙滨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共同推进,生产许可证仅用两天时间就办结。当听说企业需解决员工上下班出行问题时,张龙滨及时向局里汇报,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专门开通专用公交车接送员工。 这只是“千人入千企、共圆强工梦”服务行动的缩影。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工信系统干部职工以“宏观抓调控,微观抓服务”为指导,真正做到“勤真意切”。“勤”即每个月下企业调度一次,通过发现企业问题,倒逼干部职工提升服务本领;“真”即为企业真正解决难题,传递政府声音。一年来,共向企业赠送《国家、省、市惠企政策汇编》千余册,为结对服务企业微信精准推送各类信息百余条;“意”即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真实想法,主要有降本减负、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等;“切”即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 真心付出,铸就企业发展硬实力 营商环境是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为铸就优良的营商环境,服务行动的所有干部职工下足了硬功夫。 完善企业服务窗口。市工信局搭建工业运行平台,芦溪县打造芦溪工业园服务中心,湘东区成立江西工陶技术研究院;开展企业融资服务。“引导基金信贷通”发放贷款突破5.5亿元,全市“财园信贷通”发放贷款约16.6亿元,上栗县的“纾困园区贷”解决园区企业流动资金2.82亿元;加强企业人才保障。去年组织企业管理者300余人次参加各类活动,联合人社部门为企业招聘人才约9000人,引导各类企业与高校建立合作机制;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为多家企业清理政府拖欠账款4781.04万元。2019年1至10月,共返还涉企保证金10.6亿元;创新保障能力建设。打造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全省企业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持续提升中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争资立项,为25家企业争资立项1295万元。 已有百斯特电瓷、大地制药的技术改造项目入围江西省2019年工业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名单;培优扶强重点企业。推荐98家中小企业入选江西省“小升规”储备企业库,去年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达72家。一批企业入选江西省独角兽、瞪羚企业及培育企业名单。 真诚服务,增添工业强市新动力 一批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加快推进或建成投产,加速推进了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这离不开工信系统干部职工做好结对服务的付出与努力。 来自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9%,比全省增速高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3%,增速在全省排第2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9.2%,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的20个重大项目。 干部服务企业,一定会面对企业千头万绪的问题,这就必须要有真诚和行动。芦溪镇中铁新航年产1万吨轨道交通绝缘子是“央企入赣”项目,也是我市重大工业项目。结对干部与当地政府一起,坚持问题导向,为推动项目建设提档提速:企业担心因天气异常造成和预期效果较大的差异,当地政府和结对干部立即协调采用铺煤矸石、钢板等方式解决施工困难;企业要解决建筑工地急需的3万方六级次坚石,当地政府和结对干部立即采取增加施工开采面,并实施科学爆破,大大减短平整周期,帮助从快从速处理建设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