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郭某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一瓶本土品牌的喷雾,收到货后,郭某将该喷雾与女朋友此前在线下门店所购的同款喷雾比较,发现该瓶喷雾和白开水一样。他还发现该品牌仅支持线下购买,并未开通任何线上销售渠道。经与商家调解未果,郭某将情况反映至上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在执法人员的介入调解下,商家最终退回郭某货款149元,补偿50元,并将商品下架停止销售。 去年10月9日,上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接到刘某投诉,其在网店购买了一款泰国卡尼尔美白精华液,收到货后发现该商品无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不符合国家标准,请有关部门严查。上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介入后,责令商家将产品下架停止销售,并退回刘某货款70元。 为进一步规范化妆品市场、促进化妆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去年5月,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化妆品监管科应运而生。本着整顿和规范辖区化妆品经营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的宗旨,去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我市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进行排查摸底,全面掌握总体分布、管理水平、存在隐患等情况。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商超、专卖店、美容美发店、小超市等)共有2236家,其中兼营化妆品的零售药店近400家。 据介绍,目前我市化妆品市场存在非正规渠道进货、商品无中文标识销售、店铺人工修改商品生产日期等乱象,导致化妆品的质量问题频频出现。对此,执法人员加大摸底排查力度,严格核对消费者相关投诉意见。通过国家药监局开发的化妆品监管APP,将检查中发现的化妆品包装与数据库核对,从中发现疑点后进一步开展立案调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假冒伪劣化妆品的行为。同时,不断提升化妆品检验能力,并从主渠道(即品牌专卖店、大型商超、大型美容美发机构等)开始,加强对经营者的索证索票、建立购销台账行为的培训和指导,保证主渠道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在日常监管中,执法人员多次深入化妆品专卖店、商超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开展化妆品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经营者的规范经营意识,通过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不断规范化妆品市场秩序,为我市消费者的美丽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