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7月16日正式进入“三伏天”中的“头伏”,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就要来了。热浪不断来袭,市民坐在家里都会汗流浃背,但是有这样一群人因为工作岗位的特殊,他们与烈日较量,与高温抗衡,用汗水铸造着城市的美好明天。 环卫扮靓大街小巷 环卫工人在刮路面上粘着的西瓜皮 在烈日下的大街小巷,可以看见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来回穿梭,清洁打扫,亮橙色鲜绿色的工作服构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陈信是他们中的一员。今年62岁的他,从事环卫工作已有5年,主要负责流万市场周边区域的清洁工作。每天清晨5时30分,当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陈信已经拿起了扫帚在街道上忙碌。“环卫规定的上班时间是6点。但因为我负责的区域有一个大型农贸市场,旁边还有许多水果店、小吃摊和夜宵店,果皮果壳、厨余垃圾难以清理……因为一天下来垃圾量比较大,所以我每天都提前出门。”陈信抬手擦了一下汗,看着打扫过后变得干净整洁的街道,草帽下晒得黝黑的脸庞绽出憨厚笑容。 每天清晨,他要用扫把把整个街道全面清扫一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夹子把道路上的垃圾捡走。这条路,他每天都要走上百遍。“这个天气扫地就是太热了,也太晒了。每天戴着草帽穿着工作服,下班时常常衣服都汗湿了。”虽然辛苦,但他也没有丝毫怨言。“夏天容易渴,每天要喝好多水,起码四五斤吧。公司每天都给我们准备了凉茶,防暑的药品也早早发给我们了。临街的店铺也经常送水给我们喝。” 抢修畅通城市动脉 在坑内,肖友萍正和同事合力抬起水管 下午4时左右,烈日如灼,在洪山路和320国道的交界处,有一处围挡起来的抢修现场。在发电机的轰轰作响下,水正从地下近3米处抽上来,漫在地上。在挡板内,曾友萍在坑底和同事一起合力将一根直径约半米的黑色管道抬起。汗水从他的额头上雨线似的落下,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凸显,“一二三走!”随着一声奋力的呼喊,这根管道终于被抬上了地面。 “上午7点半就开始了,要一直做到晚上。”曾友萍用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说道,“这么热的天,谁都不想在太阳底下呆着,但事总要有人做,我干抢修这一行的,早就习惯了。”逢年过节、酷暑严寒……不论何时,哪里需要抢修供水管道,哪里就有曾友萍,他总开玩笑地说:“我的工作没有时间表。” 就在短暂的采访时间内,记者感到地面上一阵阵热浪扑涌而来,地上堆积着的淤泥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尽管环境如此恶劣,施工人员却已经连续奋战了6个日夜。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此处由于管道堵塞,污水倒灌上路,上周四就开始抢修了。“在查清原因后,我们还要把地下水抽出来,才能开始施工。现在已经找出问题关键所在,我们日夜赶工,可能还需要4天才能抢修完成。” 城建筑就美丽风景 肖利珍开升降机载工友们上楼施工 天气变热后,建筑工人开始错峰上班,当清晨人们还处在睡梦中时,他们已经到岗了。 7月16日上午,不到8时,在市行政中心旁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推着车拉着建筑材料来回穿梭。除了安全帽,水壶和毛巾是他们的“标配”。建筑工人肖利珍告诉记者:“我们工地施工特地避开了一天最热的时段,但一天下来还是得喝至少两壶水,几乎不需要上厕所,估计都出汗蒸发了。” “我在工地晒了十几年,都习惯了。每次看到在室外施工的工友们推货进来,全身都湿透了。”今年50岁的肖利珍在工地上负责开施工升降机,她说,一走进升降机,全身立刻冒汗,感觉像进了个蒸笼一样,“我跟另外一位工友轮流上早晚班,早班5点半到10点半,晚班晚上7点到11点半。上早班的话要每天5点不到就起床,但是大家还是更愿意上早班,早班不会那么热。”肖利珍笑道。 除了要忍耐高温天气,施工人员还要注意防止钢筋擦伤,工地上钢筋密密麻麻,一不留神就容易“挂彩”。因此,尽管天气炎热,现场工人们还是要穿着长袖衣服作业。“我们干工地的,很喜欢穿迷彩服。既防晒,还不容易坏。”肖利珍告诉记者。 当问及工地上是否有避暑措施时,肖利珍表示:“挺周全,工地旁边有工棚宿舍,装了空调,中午吃完饭可以休息下,每天都会发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工地上还配有24小时不间断的热水和凉茶。” 高温下挥汗如雨,严寒中咬牙坚持。勤劳朴实的建筑工人们,用黝黑的皮肤和布满老茧的双手铸就一道道美丽风景,他们是城市最美丽的建设者。 供电守护万家灯火 抢修工正进行电缆分容工作 夏意正浓,我市气温攀升,为了让市民清凉度夏,国网萍乡供电公司于7月13日开展了一轮迎峰度夏保供电特巡。城北供电中心配电运检班班长付军告诉记者,巡视、勘察、准备和抢修是他和同事们白天黑夜里的工作主旋律:“7月15日晚,我们通过巡检发现康庄桥附近一街区电缆受力产生故障,临时送电后,第二天一早,公司便立马派出4个人赶赴现场勘查、进行准备。” 从上午10时30分开始,直至下午6时,几位抢修工马不停蹄地进行着“烫手”的电缆分容工作,气温“毫不留情”地升高,汗水也逐渐浸湿了众人的工作服。结束抢修工作后,维修工人又踏上电力抢修车,继续进行高温日里的电力巡视。这辆装着急救药箱和防暑药的抢修车也“一直在路上”,几乎都没有时间回到基地。 7月16日已经进入三伏天,付军告诉记者,应对高温,供电公司各部门已经做好提前谋划,“作为维修工,停电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夏天有时候实在是负荷太大,容易出问题。”对于接下来需要顶着37℃以上的高温爬杆高空作业、徒手接触滚烫的金属器件和在厚重的绝缘服里接受“烤”验,付军表示:“很多白天在家的居民都是老人小孩,我们要让他们早一分钟用上电,吹上电扇、空调。”面对高温天气下不可预控的突发情况,供电公司将全天候保驾,保障民生用电。 快递便捷市民生活 董育强在派件 入夏以来,气温一路飙升,快递员们顶着毒辣的太阳,穿梭在大街小巷,准确无误地送达每一个包裹,他们用辛勤和汗水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 7月16日,室外最高温度达到37℃。上午9时,申通快递员董育强已经将包裹按不同小区、单位分装好,准备开始他一整天的派件工作。出发前,董育强和同事调侃道:“兄弟们,桑拿我先蒸为敬!” 满载着一车包裹到达南昌百货大楼后,董育强拨通了几位客户的电话。“您好,我是申通快递,您的包裹到了,麻烦您签收一下。对,我已经到楼下了。”随后,他找了个客户能一眼看到的阴凉处,开始漫长的等待。一阵阵热浪袭来,汗水从他的额头冒出来,划过脸庞,脖子上挂着的毛巾已经被汗水浸透。董育强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市民不能及时取件,他往往要在路边等很久。 中午12时26分,董育强完成了上午的投递工作,他匆忙回家吃完饭,就赶紧回到公司分件、派件。一天下来,他大约要送150个包裹。“今天运气不错,大多数时候忙得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一肚子尽是凉茶了。”董育强打趣道。 快递行业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即使是炎炎夏日,董育强也要做到当天的包裹当天派送完。董育强说:“最近天气热,大家的心情容易烦躁,有时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出现了派件延迟,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对我们快递员多一些理解和体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