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罗桂华将军在闽西》主题画在江西省展览馆展出,卢林在作品前留影。 9岁开始喜欢涂鸦写画,50岁自费30余万元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深造3年,53岁揽获包括44个国家的画家参加的国际大赛金奖……萍乡草根画家卢林的成才之路再次验证了这样一句话: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近日,在城郊管委会东星村六组一幢楼上楼下摆布了各色各样石头、画作和雕刻品的民宅里,笔者一行见到了穿着唐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文化气息的书画家卢林。从艺之路漫长而曲折,卢林的思绪随着笔者的提问,飘回了过去的岁月之中。 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成长 卢林9岁开始习画,当时纯粹是出于热爱,也没正儿八经拜过师,只是凭着一腔兴趣画着玩,直到40岁拜当地山水画名家范阳为师,才算真正开窍。“老师说我以前画的都没啥用,缺乏传统绘画的根基,一切得从零开始。”一语惊醒梦中人!从那时起,卢林开始“恶补”功课,也明白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个中真味,从临摹《芥子园画谱》开始了绘画之路。后来,他又在本地美术名家陈布仑和李枝发两位恩师的引导下,狂啃美学、哲学、环境设计、古典文学诗词、盆景艺术、书画专业等各个领域的书籍,涉猎甚广,如饮甘泉。卢林说:“艺术是相通的,不博览群书,底蕴不深厚,平时缺少思考,就画不出有深刻内涵的画,也写不出有风骨的字来。” 《闲情逸致图》 2015年,50岁的卢林突然萌生自费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深造的想法,“齐白石一生都在变革和突破,90岁还想着在绘画上怎么再次突破自己,学无止境,人不能固步自封,从艺者要敢于否定自己,寻求怎样超越自己。” 此时的卢林,上有行动不便的93岁父亲,下有精神状态不太好的女儿,儿子尚在读书,家中存款也寥寥无几,深造的想法近乎天方夜谭。关键时刻,妻子邓正桃成了他坚定的拥趸,“钱不够就去借,家中事有我担着,我照顾一切,你放心去吧!”在北大学习的这几年,卢林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学生,最小的同学比他的女儿年龄还要小。可卢林这个“老”学生毫不在意,一头扎在艺术的海洋里,孜孜以求,画艺也突飞猛进。北大学业结束,他还不“解渴”,又到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学习了一年的人物画创作,前后花费30余万元,这才收拾行囊满载而归。 从此,卢林的美术创作开始呈井喷式增长,山水、人物、漫画等风格迥异的画作和盆景作品在全国各地“亮相”,有的作品还走出了国门。东北、江浙等地的买家纷纷慕名而来,收藏其书画作品。 厚积薄发获国际金奖 这几年,卢林对漫画创作情有独钟,也创作了大量的漫画作品,频频出现在一些漫画大赛、网站、杂志、报刊上。 《生命的力量》 2019年,在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承办的堪比美术界“奥运会”(五年一次)——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他的一幅环保漫画作品《生命的力量》入选参展。这种宣纸上作的漫画,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中国传统水墨画技巧,并借鉴版画的黑白艺术,较之一般的漫画更具有视觉效果。同年5月,在中国日报社、联合国环境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性漫画赛事——第十三届国际环保漫画插画大赛中,卢林的这幅融入了“环境保护、人类与环境休戚与共”观念的漫画作品《生命的力量》力挫群英,从来自44个国家的3000余幅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社会组金奖。谈起这次获奖经历,卢林笑着说:“那次我送了两幅漫画去参赛,万万没想到,花了一个月时间创作的那幅没选上,反而是这幅构思仅几秒钟只画了一天的画作得了奖,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画笔作枪支持抗疫 《抗战疫情,我们必胜!》 今年年初,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宅在家的卢林从电视、微信中看见医护工作者在抗击疫情一线舍生忘死、逆风而行后,怎么也坐不住了。“美术工作者要有社会责任感,用画笔去讴歌时代英雄以及战斗在抗疫前沿的工作者们。”卢林决心以画笔为枪,把医护人员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描绘出来,同舟抗疫。 2月13日,卢林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前往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在医院有关人员的支持下,近距离观察医护工作者的一言一行,描摹他们的工作神态。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医护人员的工作隔离服一穿就是12个小时,每次脱下防护服时,他们的全身都是汗浸浸的。即使从病房出来坐在办公室休息,他们的双手始终都是举在半空中,不敢跟桌面、衣服等物体接触,怕感染细菌。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卢林回到家画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抗疫漫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医护人员呐喊助威,向疫情宣战。这些抗疫漫画作品和他创作的其他几幅国画性质的抗疫主题画,被新华社客户端、腾讯等20多个网站、媒体转发。 《白衣天使》 卢林还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积极参加我市多个爱心协会组织的书画作品义卖活动,曾向张家界的希望学校和上栗县的一所希望小学捐赠画作,也曾给上栗县桐木镇扶贫委员会捐赠作品,获得了“爱心书画家”的称号。他创办的半山艺术沙龙及免费公益大课堂常常听众满座。 兴趣爱好涉猎广泛 《那山那水》 《芦溪天使》 醉心绘画的卢林,几乎每天进入书房练字画画,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不正点吃饭是常事。妻子邓正桃是他最忠实的粉丝,家务活全包揽了,只为让他心无旁鹜地扑在创作上。她笑着谈起了卢林的一件趣事:“有一次,我给他做好晚饭放在餐桌上就出门跳广场舞去了,交代他待会儿吃,等我回来后看见他已经躺在床上睡了,问他吃饭没?他说,怪不得我感觉有点饿,原来是不记得吃晚饭了。” “练习书画是一个长期而孤独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卢林说,热爱容易,坚持却难,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万里江天任我游, 茫茫海宇九霄洲。 翱翔能展翅翎羽, 惬意随心弄小舟。 卢林创作的这首小诗,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态度,也能从中看出他很享受这种散淡的乐趣。 《平安是福》 兴趣广泛的他,对室内外设计、盆景、书法都有涉猎和研究。这3个领域的作品获得过多次专项国家级展览大奖,也让他有了很多头衔: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重彩山水画室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助教;解放军总参江河书画院特约画家;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国际BCI盆景艺术联盟委员会委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萍乡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萍乡市盆景根石艺术协会秘书长。卢林笑称,自己是跟在艺术“发烧友”后面凑个热闹,别人在拾珍珠彩贝,自己在捡小石头而已。 卢林将自己对艺术世界的热爱以及个人理想,勾勒在一幅幅作品之上,让理想与现实碰撞出的火花,照亮着坎坷前行的方向。他忙碌着,也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