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城事网—萍乡最具影响力门户网站 门户 城事资讯 查看内容

我市作家参与文明创建掠影

2020-8-24 13:38| 发布者: admin| 评论: 0|来自: 萍乡日报

摘要: “昭萍文坛”是市作家协会在2018年11月创办的,一个以服务、沟通全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及发布纯文学作品、以文学的形式宣传萍乡的网络平台。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中,都曾积极引导全市作家大力参与,以 ...

“昭萍文坛”是市作家协会在2018年11月创办的,一个以服务、沟通全市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及发布纯文学作品、以文学的形式宣传萍乡的网络平台。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中,都曾积极引导全市作家大力参与,以文字的形式讴歌我市发生的巨大变化。

当市作协主席赫东军告诉我,由“昭萍文坛”编辑部策划、编辑助力我市文明创建的系列作品得到表扬时,我们都深受鼓舞。赫东军是“昭萍文坛”的总编,编辑部工作的“掌门人”,副主席吴申良和我都是执行主编,负责具体编辑工作。

早在2019年11月5日,赫东军把收集来的文明创建文学作品从微信转发给我,吩咐我在公众号上发布。

晚上,我在公众号“昭萍文坛”给文明创建作品发表栏目取名为“与创建同行”,编辑青年作家赖咸院的散文《萍乡,萍乡》,配好《我和我的祖国》的音乐,然后发给吴申良审稿。他敲定了栏目的名字为“与创建同行,为文明助力”,并附加了副标题“萍乡作协文明创建优秀文学作品选”,修改了我写的“编者按”。

“在全市如火如荼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际,萍乡市作家协会积极响应、快速行动,号召全市作家积极融入火热的文明创建中,满怀热情地用手中的笔,描绘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篇章,讴歌全市人民在创建中的新作为。市作协公众号将及时编发作家们有关文明创建的系列文学作品,敬请关注!”这是最终出炉的编者按。

深夜11点18分,我把编辑好的公众号发给赫东军最后定夺。赫东军在微信回复:“刚看到。你看一下,不要有错误。”我回复:“吴申良审了稿。”我太紧张了,居然没发现回复的错误,幸好赫东军明白了我的意思。

第一期宣传文明创建的作品就这样发出去了。

赖咸院的散文《萍乡,萍乡》写得很给力。“萍乡,地处江西以西,萍水河即是母亲河,武功山即是母亲山,那些历史风云变幻,成为了一道不灭的风景,而所谓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此时,正以高铁的速度,通向全世界。”他歌颂萍乡是一座有爱的城市,赞扬了不忘初心的“老阿姨”龚全珍,点赞身残志坚的“板凳哥”胡生发。他还歌颂了萍乡是一座有景、有业、有文的城市。

紧接着发表了安源区作协主席贺焕明的诗歌《一座挂满勋章的城市》,扶贫干部姚威的散文《堎头村吹响了文明创建的号角》,市作协会员邓清的诗词《蝶恋花·文明创建成果咏》,来自一线的王羽和王怡的报道《萍青路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为民服务不停歇》,还有我的获奖小说《火》和诗歌《邂逅文明创建的日子(组诗)》。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济小学三年级学生朱子涵写的《小小志愿者》,讲述了一群“红领巾”在阳光下打扫小区,用筷子捡烟头,以实际行动投身创建文明城市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孩子们能从小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时刻把文明创建牢记心间。

在近一个月里,市作家协会210余名作家有超过半数踊跃响应、精心创作,先后收到190多篇来稿。编辑部从中优中选优,共计选用了51篇(首)作品,发布16期作品。其中新诗29首、散文4篇、小说1篇,还有古体诗词15首,另外还有纪实报道1篇、学生作文1篇。这些文学作品在“昭萍文坛”发表后,编辑部又将其推荐到网络媒体“城市头条”发表,让全国的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萍乡开展文明创建的意义与效果,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助力。

因为有奋战在一线的许许多多为文明创建无私奉献的萍乡人民和各级领导干部,才有了作家尽情歌颂的动力。我被一种精神深深地激励着,这就是“坚韧不拔、行动自觉、敢于胜利、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创城精神。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下级分类